春节申遗带动非遗游热潮,泉州潮州等小城热度飙升
春节申遗带动非遗游热潮,泉州潮州等小城热度飙升
随着“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的方式来庆祝春节。今年春节,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了4.74亿,同比增长34.3%,创下历史新高。各地纷纷推出了丰富的春节文化旅游活动,如山东临沭县朱村的红色旅游、广东的“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这些创新的庆祝方式不仅让人们在旅途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你有没有计划在这个春节去打卡一些有趣的非遗景点呢?快来分享你的旅行计划吧!
非遗旅游的兴起
随着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国内游客对非遗的热情与关注进一步被激发。多家OTA和旅行社数据显示,非遗民俗文化、非遗手工技艺等体验活动展现出极高人气,拥有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的目的地引来大批游客。
具体非遗景点推荐
充满“年味”的小城热度高涨。以泉州为例,2024年,得益于“簪花”走红,泉州收获大批游客。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簪花位列热门非遗手工技艺体验Top5,其余4个体验分别是扎染、剪纸、宣纸、漆扇。
另据携程数据,春节期间,依托福建泉州簪花围、潮州英歌舞、安徽歙县鱼灯、江西婺女洲打铁花、四川阆中舞草龙等非遗活动,泉州、潮州、汕头、自贡、大同、兴义等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其中,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春节期间的旅游预订订单增长明显,同比增长约4倍。
除了小城,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旅游城市依然备受关注。根据《报告》,国内热门非遗民俗活动Top5分别是北京庙会、潮汕英歌舞、广东醒狮、闽南游神和西北社火。北京、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仍是热门之选。
在传统文化游热潮的推动下,文博场馆“地标”效应愈发凸显。携程数据显示,在春节期间,北京当选“00后”热衷目的地Top1和亲子游目的地Top2,热门景点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南山滑雪场、雍和宫等。
旅行社也针对游客文化体验需求,推出了更多新产品、新玩法。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表示,众信旅游集团推出了“少数民族过大年”主题产品,加入了更多民俗文化体验环节,如打糍粑、长桌宴等,将各民族春节风俗与旅游有机结合。
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虽然非遗可以带来文化体验,但更多的景区似乎没有找到文化变现的关键。某景区运营资深人士对品橙旅游表示:我们并不是很擅长做这个事儿(旅游加非遗),一方面我们没有合适的人才来做,二是我们觉得非遗的公益性大于商业性,而景区运营它属于商业业态和度假业态的一个综合体,你也不能“赔本赚吆喝”吧?你还是要保证让大家在这个地方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当然像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大型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做,比如说春节、十一黄金周等,但只是“点缀”。
虽然听起来不太“顺耳”,但这也代表了一部分景区运营者的思路:可以“锦上添花”,但无法形成主线。
这种观点无可厚非。其实有一些非遗本身也是季节性或者是特殊节庆中才有的。比如在端午节爆火的佛山龙舟比赛,在春节时特有的贴门神、踩“岁”等活动。而也有一些非遗是过去日常生活中留存下来的手工技艺,这一类产品可能更适合在景区中长期展示。
古北水镇里剪纸体验
北京古北水镇通过丰富的体验项目展现非遗文化。目前景区内京剧、传统杂技表演轮番上演,每天在景区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成为日常演出的一部分。同时,景区还推出了风筝DIY、剪纸DIY、扎染等非遗活动。小镇的剪纸店,不仅展示有图案各异的剪纸作品,还能够在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石俊凤老师的指导下,剪出自己喜爱的造型,留作旅行中独一无二的纪念。
针对非遗商业化问题,古北水镇相关负责人指出,除了通过举办手工艺工作坊,让游客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以外,还可设计特定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请非遗传承人讲座,让游客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也可推出非遗文化的定制纪念品或礼物,如手工艺品、特色美食。对于一些团队需求可量身定制。
他特别提出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开发非遗主题的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一是方便游客远程了解和学习,二是可增加客户粘性,提升消费欲望。”
结语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国内游客对非遗的热情与关注进一步被激发。多家OTA和旅行社数据显示,非遗民俗文化、非遗手工技艺等体验活动展现出极高人气,拥有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的目的地引来大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