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书院:桐江书院的八百年文化传承
江南第一书院:桐江书院的八百年文化传承
桐江书院,这座被誉为“江南第一书院”的文化圣地,静静地矗立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的山水之间。它不仅见证了八百多年的沧桑岁月,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
南宋名儒创办,朱熹亲临讲学
桐江书院的创建,要追溯到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当时,晚唐著名诗人方干的第八代孙方斫,有感于家乡文化教育的落后,毅然出资兴建书院。方斫选择在皤滩乡山下村和板桥村之间的一片风水宝地,这里北临永安溪,东望鉴湖,西南则有渊山、眠山、赤山三座小山环抱,山清水秀,钟灵毓秀。
书院初创时名为鼎山堂,后改称桐江书院,取自方干的故乡——桐庐江。方斫的这一善举,不仅为当地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文化丰碑。
桐江书院真正声名鹊起,得益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亲临讲学。据史料记载,朱熹曾两次莅临书院,不仅亲自授课,还送自己的儿子到这里读书。朱熹对桐江书院的重视,不仅体现了他对书院教育质量的认可,更彰显了书院在南宋儒学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建筑布局严谨,文化氛围浓厚
重建后的桐江书院,其建筑布局严谨而典雅。书院主体建筑包括正门、牌坊、状元桥、鼎山堂、大成殿、古戏台和东西厢房等,灰墙黛瓦,砖雕精美,尽显江南书院的古朴气质。
鼎山堂和大成殿是书院的核心建筑。鼎山堂内,至今仍保留着“千年书香”的屏风,仿佛还能听到昔日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大成殿则是供奉孔子及历代先贤的地方,彰显着儒家文化的尊崇地位。
御史文化厅是书院的特色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仙居籍御史的廉洁事迹。厅内陈列的山水画构图精巧,线条飘逸,体现了宋代美学的简约与雅致。
人才辈出,儒学传承不绝
桐江书院自创建以来,一直是台州地区儒学教育的中心。据记载,南宋时期,仙居县共出了300多名进士,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桐江书院完成学业的。这些进士中,不乏如王淮、吴芾等名臣,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为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书院的兴盛,带动了整个台州地区的文化繁荣。台州儒学院的成立,更是将桐江书院的文化传承推向了新的高度。如今,书院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镇,还是普及推广儒学文化的重要平台。
当代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
进入新时代,桐江书院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2024年1月,台州儒学院在桐江书院正式揭牌成立,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善蒙出任首任院长。台州儒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桐江书院在当代文化传承中的新使命。
近年来,书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交流。同时,书院还承办了两届“桐江书院杯”全国大学生儒学文化征文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儒学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桐江书院,这座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的文化殿堂,如今依然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它不仅是台州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桐江书院将继续肩负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