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三“体”目标,科学管理体重 ——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京举办
设定三“体”目标,科学管理体重 ——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京举办
7月16日,"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4年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共同指导,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多方共同举办。会议聚焦健康体重管理,发布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并提出科学管理体重的三"体"目标。
白岩松呼吁关注体重管理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在会上呼吁公众常备体重秤、腰围尺,关注自己和家人的体重。他表示,保持健康体重不仅让自己感觉更舒服,还能快乐运动。同时,白岩松还强调了对减重的理性认识,指出既要预防体重过高,也要关注因追求合理体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并呼吁避免对肥胖的歧视和偏见。
《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发布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及其释义。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介绍,核心知识涵盖了认知、监测、评估、膳食干预、运动干预、积极心态、科学减重、共同行动和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的核心理念和建议,凝练成8条64字,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科学设定目标,管理体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冯雪强调,"减肥≠减'重'"。她提出公众要正确树立减肥的"三体"目标:
- 体重目标:成年人BMI控制在18.5~23.9
- 体脂目标:成年男性体脂率控制在10%
20%,女性为15%25% - 体型目标:成年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玲表示,体重控制的关键在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她特别提醒,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肥胖风险,这一因素往往被人们忽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梅研究员建议通过培养运动习惯、多样化运动方式等促进体重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则强调,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肥胖且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八机构联合发布校园行动倡议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等八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健康体重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校园行动倡议》。倡议包括重视健康体重宣教、体重监测、合理膳食、运动质量、心理健康等十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提醒,监测和评估孩子体重状况是体重管理的第一步。对于超重及肥胖儿童,干预目标是在保证身高稳定增长的同时,维持体重不增或延缓体重增长速度,逐步达到健康体重。
本文原文来自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