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习惯竟关乎胃癌预防?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洗碗习惯竟关乎胃癌预防?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哎呀,怎么又拉肚子了?”张大妈看着孙子痛苦的表情,心里焦急万分。经过医生检查,发现竟是餐具上残留的细菌引起的。张大妈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忽略的洗碗习惯,可能正在危害全家人的健康。
你可能不知道,一个看似简单的洗碗动作,竟然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据研究显示,厨房中湿润和温暖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而某些霉菌如黄曲霉毒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可能大大增加肝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有试验员做了一组试验,该试验设置了两组对比。试验员首先给餐具进行了消毒,在餐具表面涂上了无菌肉汤,之后将餐具分为两组,其中一种碗盘清洗后直接摞起来放到了碗柜中储存,另一组洗后立着放于置物架上,并放于通风处。三天后对比显示,立着餐具的菌落总数为8000cfu/套,符合我国相关卫生标准,而摞着放的细菌数量是560000cfu/套,为立着放的70倍。
摞着放的碗碟上面有这么多的细菌,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健康的风险呢?
其实厨房是家庭的卫生死角,碗盘如果放得不合适或有一些不注意,可能会有一些细菌、病毒滋生,对身体的影响很大。
短期内急性影响:比如一些致病菌,最常见的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比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这些都可能造成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甚至还会脱水、休克,危及生命。
长期影响:长期摄入的霉菌里可能含黄曲霉毒素这样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会致癌,甚至有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跟肝癌、胃癌、食道癌都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碗筷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媒介,幽门螺杆菌感染跟很多的胃病、胃溃疡甚至胃癌都有一定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约80%的胃癌与其感染有关。这种细菌可通过餐具传播,如果洗碗不当,残留的细菌就可能成为健康隐患。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风险呢?以下是一些科学的洗碗建议:
定期更换清洁工具:洗碗布、海绵等清洁工具要定期更换,每周至少一次。使用可快速干燥的刷具或抗菌清洁布,避免细菌滋生。
及时清洗餐具:餐具尽量做到餐后即洗,避免长时间浸泡。清洗时使用热水和适量清洁剂以彻底清洁。
正确使用洗洁精:遵循产品说明使用洗洁精,并在清洗后用清水充分冲洗。选择正规品牌的洗洁精产品,避免购买劣质品。
注重碗底清洁:清洗碗具时,注意碗底和边缘的彻底清洁。定期使用高温消毒餐具,防止细菌滋生。
餐具晾干再收纳:将清洗后的餐具放置于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干净毛巾擦干后再收纳。避免在封闭的橱柜中存放未晾干的餐具。
洗碗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家务,但其细节关乎全家人的健康。通过改善清洁习惯,如定期更换工具、避免滥用洗洁精、注重碗底清洁和碗筷晾干等,可以有效减少癌症风险,守护全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