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天坛医院突破脑梗抢救时间窗至24小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1: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天坛医院突破脑梗抢救时间窗至24小时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在脑梗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缺血性卒中(脑梗)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从传统的4.5小时成功扩展至24小时。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并被纳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01

研究突破:从4.5小时到24小时

在王拥军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团队开展了名为TRACE III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聚焦于发病4.5-24小时内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评估替奈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研究共纳入全国58家研究中心的516例患者,其中264人接受替奈普酶治疗,252人接受标准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替奈普酶组在90天时无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33.0% vs. 24.2%),相对风险降低37%。同时,两组在90天死亡率和36小时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02

人工智能助力精准治疗

研究中创新性地应用了iStroke人工智能系统,用于识别存在“半暗带”的患者。所谓“半暗带”,是指介于正常脑组织和已梗死脑组织之间的区域,这部分脑组织若能及时恢复血流,功能仍可恢复。iStroke系统通过影像学分析,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血管神经病学科副主任熊云云表示:“在研究中,我们选择的对象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4.5至24小时的,大血管闭塞但影像学显示大脑存在‘半暗带’的患者,使用替奈普酶进行治疗。‘半暗带’意味着这部分脑组织介于正常与梗死之间,恢复正常血流后功能仍然可能恢复,能够让患者免于致残或减轻致残程度。”

03

临床意义重大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这一突破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溶栓治疗机会,降低致残率。国家卫健委已将此成果纳入《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并明确提出,针对一些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抢救时间窗可从4.5小时扩展至24小时。

王拥军教授指出:“现实中,很多脑梗患者从发病至到达医院都会超过4.5小时,加上基层医院再灌注治疗能力不普及,因此溶栓时间扩窗对急性脑梗患者来说意义重大。”这一突破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04

未来展望

目前,北京天坛医院正在筹备相关溶栓技术和系统的培训中心,计划为更多地区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培训,以期让这一先进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尽快普及,造福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评价。NEJM同期刊发社论称赞其为“急性卒中治疗激动人心的进展”,具有“深远全球意义”。这一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全球脑卒中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