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专家:用“五次重置”科学应对压力与倦怠
哈佛专家:用“五次重置”科学应对压力与倦怠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副产品”。长期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压力并非完全有害,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管理和重置压力。在她的新书《五次重置:如何应对压力与职业倦怠》中,内鲁卡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减压方法——“五次重置”,帮助人们舒缓内心、减轻倦怠。
明确优先级:专注最重要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任务和责任压得喘不过气,不知道从何下手。内鲁卡博士建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先级,识别出最重要的目标。她提出“金发姑娘原则”,即不要过度追求完美,也不要过于放松,而是要找到一个“刚刚好”的平衡点。每次只专注于1-2个改变,逐步调整自己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因目标过多而产生的压力感。
寻找宁静:设定“电子界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信息包围。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成为了压力的来源。内鲁卡博士建议,要学会设定“电子界限”,给自己创造一些“数字排毒”的时间。比如,在睡前一小时不使用手机,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给自己一些真正的休息时间。真正的放松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有选择地专注,让大脑有机会恢复精力。
身心合一:运动与呼吸的力量
运动和呼吸练习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内鲁卡博士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0分钟的散步,让身体动起来。运动不仅能释放内啡肽,提升心情,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身心连接,减少慢性压力对大脑和身体的负面影响。此外,她还推荐了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如静止-呼吸-保持、腹式呼吸、4-7-8呼吸法等,这些练习能帮助我们迅速放松身心,减轻大脑压力。
喘口气:给大脑切换模式的时间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多任务处理”的陷阱,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然而,内鲁卡博士指出,一心多用反而会增加压力,降低工作效率。她建议,要学会给大脑喘息的时间。比如,采用“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或者在两个任务之间进行“模拟通勤”,给自己一些切换模式的时间。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压力感。
展现最好的自己:停止自责
内鲁卡博士指出,自责是压力和倦怠的重要来源。当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不断自责时,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她建议,要学会对自己温柔一些,停止自责。可以通过写感恩清单、进行治愈性写作等方式,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记住,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只是需要一点勇气去发现。
内鲁卡博士的“五次重置”方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逐步学习15个实用技巧,进行五次思维重置,最终实现身心的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相信改变的力量,温柔地对待自己,相信成长,相信爱。压力无法完全消除,但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其重置回健康的水平,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