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首都医科大学最新研究:缬沙坦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3: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最新研究:缬沙坦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钟久昌教授团队在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iMet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RAAS阻滞剂缬沙坦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还强调了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影响着全球超过12.8亿人。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障碍等许多恶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每年多达850万人的死亡直接相关。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药物依从性低,且疾病负担重。根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年度报告》发布指出,中国18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仅有15.3%血压控制良好。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具有潜在贡献。高血压患者使用的口服降压药物,可能直接与胃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对于肠道菌群是否参与一线抗高血压药物ARB的降压作用了解甚少,而ARB治疗后肠道菌群的确切作用和效果仍未完全阐明。

钟久昌团队通过深入分析ARB干预下高血压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如何影响血压、血管和肠道结构功能,并探讨了肠道转录组、血清代谢组及肠道微生物改变。选取了ARB治疗下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作为人类粪菌供体,生理盐水或缬沙坦干预的SHR高血压大鼠作为动物供体,将SHR作为粪菌移植受体。同时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评估主动脉和小肠病理,16S rRNA扩增子测序检测肠道菌群。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全面解析肠道转录组和血清代谢组的变化。研究发现经ARB干预后的菌群移植(FMT),SHR高血压大鼠收缩压水平显著降低,血管组织损伤减轻,血管内胶原沉积和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肠道结构损伤缓解。上述改变与FMT后高血压大鼠受体肠道菌群重建有关,表现为乳酸杆菌、放线杆菌和脱硫弧菌丰度明显降低。值得一提的是,FMT后检测到高血压大鼠肠道Ciart、Per1、Per2、Per3和Cipc基因水平升高,Nfil3和Arntl表达降低。循环代谢物6β-羟基睾酮和血栓烷B2在ARB-FMT干预的SHR大鼠显著减少。综上所述,ARB治疗后重塑的肠道微生物在血压下调、血管纤维化损伤、代谢异常和肠道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提示ARB重塑肠道微生物在高血压靶器官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充分揭示了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肠道菌群介导的降压药物作用新机制。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ARB类药物降压作用的新机制,还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有效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此外,这一发现还强调了肠道菌群在心血管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钟久昌教授是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高血压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高血压创新工作室主任、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行政副主任等职务。他在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领域有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ACE2作为高血压防治新靶点。李晶副研究员是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董莹助理研究员是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血压环境相关危险因素。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苏丕雄和心内科负责人赵林高度重视心脏中心科研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激励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