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男性痛风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大饮食建议帮你降尿酸
台湾男性痛风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大饮食建议帮你降尿酸
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台湾地区男性痛风发病率更是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本文将介绍痛风的成因、高发人群以及具体的饮食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有效预防和缓解痛风症状。
台湾人热衷于烧烤、火锅,尤其是近年来自助餐盛行,不分四季,天气越热反而吃得越多。肉类、海鲜、饮料、啤酒无限供应的诱惑,常常让上班族下班后就放纵大吃。然而,不少人因此吃出了问题。火锅汤底、红肉、海鲜、啤酒以及手摇饮料都是高嘌呤食物,大吃大喝后的第二天就可能出现尿酸过高、半夜痛醒、无法行走的急性痛风症状。
不要以为没有立即发作就没事,即使没有立即发作,因尿酸过高产生的结晶也会沉积在关节处,等到天气变化、四肢末端循环变差时,痛风就会再次发作。那么,应该如何避免痛风的发生?应该吃些什么来缓解痛风呢?
痛风知多少:40岁以上男性高发,高嘌呤饮食是主因
根据台中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免疫风湿过敏科医师黄春明的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在成年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7.3%-25.8%,台湾全人口的发病率为0.16-1.6%,主要发生在40-60岁的男性,女性则多发生在停经后。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年龄呈现下降趋势。
痛风是一种关节炎,主要由于体内尿酸过多或排泄受阻,导致尿酸盐在血液和组织中沉积。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如果经常摄入高嘌呤食物,在体内合成尿酸,当尿酸值越高、沉积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发痛风。
痛风发作时会引起关节发炎、疼痛、肿胀等不适,其中足部关节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踝关节。其他如足背、膝关节或全身各处的关节都可能发生。
4大高嘌呤饮食地雷要避开:内脏、酒精不能碰!
高嘌呤饮食无处不在,只有避开或减少摄入量,才能避免痛风发作:
- 内脏:如肝、肠等内脏
- 海鲜:小鱼干、甲壳类海鲜如虾、蟹、贝类
- 肉汁:如浓汤、高汤、鸡精等长时间熬制的汤品
- 酒精、饮料:啤酒、手摇饮料
4大类低嘌呤饮食这样吃!
如果想缓解痛风,需要从日常饮食着手,特别是经常需要加班应酬饮酒的上班族,代谢不佳且久坐不动的外食族,以及爱好海鲜肉食的美食爱好者,都应该选择低嘌呤饮食,并以饮水代替手摇饮料,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定期运动、定期检查尿酸值或泡澡可以增加代谢功能,与痛风和平共处。
低嘌呤食物由于所含的嘌呤较低,平时可以多食用。每100克中仅含有0-25毫克嘌呤,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
- 五谷根茎类:玉米、马铃薯、小麦、糙米、糯米、冬粉、意大利面
- 肉蛋类制品:鸡蛋、鸭蛋、皮蛋、猪血
- 蔬菜:洋葱、番茄、花椰菜、芹菜
- 奶制品:各种牛奶及奶制品
芹菜籽成新宠:中和尿酸、远离痛风
其中,芹菜的营养价值相对广泛。根据卫福部食品药物管理署的研究显示,西洋芹与本土芹菜的热量相差不大,本土芹菜100克有27大卡,西洋芹则是11大卡。然而,本土芹菜的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几乎是西洋芹的50多倍,营养价值更高,对于养生的人来说,选择本土芹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但由于现代人外食较多,当难以补充相关营养时,也可以通过市面上的芹菜籽相关营养补充品,这是相当好的选择,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现代忙碌的上班族更有效地缓解痛风。适量摄入芹菜籽可以抑制影响血液尿酸值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活性,并减少自由基氧化伤害,达到抗炎和止痛的作用。
此外,芹菜籽还可以中和体内高浓度尿酸、降低血压,并增强代谢循环能力,间接帮助体内循环正常运作,作为日常养护也有极佳效果,从此无需担心痛风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