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书法与对联:从安贞书院到长三角高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2: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书法与对联:从安贞书院到长三角高铁

2025年新春期间,两场别开生面的书法与对联活动在北京和长三角地区相继展开,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01

安贞书院:社区里的文化传承

1月8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书院内墨香四溢,一场“写对联送福字”活动正在热烈进行。此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安贞街道周边“四区六街”的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为社区居民们写春联,送上新春的祝福。

活动现场,红纸翻飞,墨香四溢。书法爱好者们早早就来到了书院,纷纷挽袖执笔,一笔一划之间将浓浓的祝福倾注笔端。“春临大地金蛇舞,福满人间彩凤飞”“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一幅幅寓意吉祥、满载祝福的春联接连而出。

此次活动的举办得益于安贞街道开展的“四区六街”边界共治工作,安贞街道与周边街道间区域资源丰富,具备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共治共享的良好基础,可以阵地共享、活动共办。本次活动就邀请了来自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书法爱好者们现场挥毫泼墨,与安贞街道的居民们一起喜迎春节。

活动结束后,安贞书院将这些饱含祝福的对联和福字赠送给周边的社区居民和新就业群体,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

02

长三角高铁:书法艺术的创新应用

与此同时,在长三角地区,一场别具特色的“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活动邀请了多位书法家创作春联,包括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娄东昇等。书法家们根据高铁环境调整书写风格,力求作品雅俗共赏。活动不仅为春运增添了节日氛围,也让旅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平安接轨,喜乐入厢,车开盛世万千里;趁东站花浓,西湖春暖,民启新程第一班。”在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娄东昇笔下,这副32字的长联以工工整整的魏碑风格楷书完美呈现。他告诉江南时报记者,为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他特别在书写时调整了字形,让作品更加饱满。

黄庭坚的行书书体不拘一格,纵横舒展,书写特点欲左先右、欲扬先抑,以藏锋逆入为主,回锋果断利落。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显丰即以这样的书写风格完成了楹联作品“铁笛伴龙吟,临站一声,忽将千岛春惊醒;金台飞燕剪,随车百转,又把万家福接来”的创作。考虑到作品是在高铁上张贴,需要面对大众,可识性显得尤其重要,陈显丰特别在书写时作了一些调整。“这副对联作品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线条力求饱满而富有弹性。虽然字字独立,但给人以流畅自然、疏密得当、追求欹侧、开合有度的视觉效果,同时运用收放、聚散等手法,使字与字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和节奏感,力求体现结构严谨、富于变化、风格多样而统一,以及注重意趣和意境的营造。”陈显丰介绍说。在他看来,春联这一书法的特殊形式,以其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不仅描绘了时代背景,也抒发了美好的愿望,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浙江桐庐县书协主席、桐庐县博物馆馆长舒玉春眼中,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年俗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逐梦追风,高铁疾驰,笛啸一声云让道;清波帆影,春光任览,窗移千岛画盈眸。”当舒玉春拿到自己需要书写的这副楹联作品时,一幅如梦似幻的景象在他脑海中浮现:高铁风驰电掣,窗外千岛湖美景如流动的山水画卷展开……随后,他按照春联形式,选用行书进行书写,为便于旅客欣赏,创作时弱化了字体的轻重、欹侧、墨色变化,尽量做到雅俗共赏。“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它以笔墨为媒介,以线条为语言,表达着书写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此次高铁挂春联活动,不仅为繁忙的交通枢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色彩,更在寒冷的冬日里传递出浓浓的温情,让南来北往的旅客们在奔波的路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带着美好的祝福奔赴团圆的家宴,开启幸福的新岁篇章。”舒玉春告诉江南时报记者。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郑力胜则以行气连绵、开合跌宕的楷书诠释了楹联作品“瑶岛浪中浮,疑到蓬壶,问谁撒下珠千颗;香风轮底绕,直行锦路,伴我追来春一程”。据郑力胜介绍,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统帖学研习,在楷书上用功最多。尤其是梳理整个楷书史的发展脉络,将各书家之间的壁垒打通,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所以本次楹联创作,他特地以楷书书写,力求气息古雅,融通谐和。

“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传承、发扬,就要和当下的现实相融合,将书法元素运用到现实的方方面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娄东昇说。

据了解,近五年来,浙江省书协在书法创作团队的建设工作上不断尝试与开拓。根据《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双精”(精英、精品)工程五年计划(2021—2025)》中关于“‘六加一’创作百家”的培养实施计划,2024年11月,浙江省“书法篆刻100家”第一期培训班顺利举行,该活动不仅调动了创作骨干投稿的积极性,也使广大年轻作者有了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的平台。此外,浙江省书协围绕国家及浙江省的重大事件策划主题展览,将书法和生活完美结合,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展览活动。

“此次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通过楹联的形式让文化跑起来,让我感受到文化的新活力。高铁环线连接的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信以此次春联活动为开端,全民传统文化将不断奔腾向前。”郑力胜告诉记者。

娄东昇认为,春运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现象,春运时的高铁人流量为一年中最高,在高铁上举办活动,并运用春联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提升了“年味”,又进一步推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3

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书法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在《中国书法嬗变与思考》一书中指出,当代书法人需要以积极、审慎、理性的态度,顺应数字化态势,明晰原委,寻求守望与共享汉字的方法。他强调,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是书法本体依“人”托“物”,以“观物以通神”为旨归,优秀书法家的创作应达到心、手、眼三者的共融。

言先生提出的“三层级”书法本体观,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道心本体”强调法道本心,中庸自然,趋时知变的思想理念;“行为本体”关注主体游艺于斯,尽性显情,驻足日常的行为形态;“形器本体”则注重视觉可感的形质,以形器之用,笔法墨法,字篇形式为主。这种多层次的视角,不仅符合书法艺术的实际,也更方便切入对古今书法从创作到欣赏各个环节的深入讨论。

04

书法与春联的完美融合

随着2025年春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在这一传统节日里展现个性与文化,而春联作为中国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许多书法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聚焦的主题之一。在众多书体中,隶书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春联创作的热门选择,尤其是《曹全碑》中所体现的隶书风格,更是为春联增添了几分高古雅致。本书旨在探讨隶书在春联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曹全碑集字春联》是以"曹全碑"为基础的春联创作指南,该碑为汉代隶书的杰作,表彰了隶书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不仅收录了该碑的字形,还整理了适合春联创作的对联,规格适中,便于书法爱好者临摹和创新创作。此书不仅是临摹学习的良好工具,也具备了春联内容素材的再创造价值,适合对传统书法和春节文化有兴趣的人士。

春联不仅仅是新年的祝福语,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隶书书写春联,一方面可以传达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创作者在书写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邃与韵味。书中的对联大多围绕着富贵、祥瑞等主题,既符合春节的喜庆氛围,又展现了隶书的洒脱与优雅。

书法与对联的结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安贞书院的社区活动,还是长三角高铁的创新应用,都展现了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和价值。正如言恭达先生所说,书法艺术应该“融古”而“耀今”,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