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栖息地再扩大!新增1000平方公里助力种群恢复
大熊猫栖息地再扩大!新增1000平方公里助力种群恢复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新增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这一举措旨在为大熊猫提供更多适宜的生存空间,促进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此次栖息地的扩大不仅有助于大熊猫的繁衍,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机会近距离观察这种可爱的动物。让我们一起期待大熊猫们在新的家园里快乐成长吧!
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总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大熊猫栖息地。公园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2.07%,为大熊猫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据统计,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建立了67个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有效维护了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有力保护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时的近1900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现有野生大熊猫约1340只,同时保护着川金丝猴、雪豹、珙桐、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野生大熊猫在红外相机画面中频繁“出镜”,反映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中国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自1994年以来,中国遵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合作期间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41胎68仔,全球圈养数量达到728只。今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开展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尽管大熊猫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生存状况仍面临诸多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提升调查监测能力,深化国际合作,为大熊猫及其他珍稀物种的保护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