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凉山到春晚舞台:海来阿木的音乐追梦之路
从大凉山到春晚舞台:海来阿木的音乐追梦之路
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首《不如见一面》让观众记住了海来阿木这个名字。他与单依纯的深情演绎,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然而,这位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歌手,登上春晚舞台的背后,是一段充满坎坷与坚持的音乐追梦之路。
音乐启蒙:父亲的影响
海来阿木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一个普通的彝族家庭。父亲海阿木是当地农场的工人,虽然收入微薄,但对音乐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小阿木。每当夜幕降临,父亲就会在院子里弹奏月琴,或吹奏马布、葫芦笙。年幼的海来阿木常常坐在小竹凳上,双手托腮,被悠扬的音乐所陶醉。
15岁时,海来阿木在甘洛县龙舟赛歌会上一举夺得第一名,让父母激动得将手掌都拍红了。然而,由于文化课成绩一般,2009年初中毕业后,他未能继续求学。倔强的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为音乐而生,于是背着吉他踏上了前往成都的追梦之路。
成都追梦:艰辛与坚持
初到成都的海来阿木,怀揣着满腔热血,却很快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四处流浪,只能在一家家酒吧当驻唱歌手,收入微薄。为了维持生计,他白天在小餐厅洗碗,晚上则在酒吧唱歌。潮湿的地下室成了他的栖身之所,通风不良导致他患上了顽固性鼻炎。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靠87元生活。
面对这样的困境,海来阿木的父亲将他强行带回了家乡。他成了一名货车司机,但驾驶室成了他的练歌房,发动机的马达声和喇叭声成了他的伴奏。
人生低谷:接连的打击
2011年,海来阿木结婚了,妻子陈阿依为他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阿果吉曲。然而,女儿的降生却让他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海来阿木沉迷音乐,经常外出比赛,而妻子则独自承担起家务和育儿的重任。观念不合最终导致他们离婚,女儿由海来阿木抚养。
更不幸的是,女儿阿果吉曲患有先天性肠梗阻。为了给女儿治病,海来阿木四处借钱,家中债台高筑。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年轻的父亲。2013年4月3日,年仅65天的阿果吉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女儿去世后不久,海来阿木在一次送货途中遭遇严重车祸。幸运的是,他死里逃生,这次意外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决定再次回到成都,重新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转机与成名:《阿果吉曲》的诞生
2015年,海来阿木遇到了现在的妻子陈琳。她不仅不介意海来阿木的过去,还全力支持他的音乐事业。在新婚的房子里,海来阿木看着崭新的家具,不禁想起了女儿。他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了《阿果吉曲》的歌词创作,这首歌寄托了他对女儿无尽的思念。
《阿果吉曲》发布后迅速走红,许多人被他歌中深沉的父爱所打动。一位文化公司的老总以30万元买下了这首歌的版权,这笔钱不仅帮助海来阿木还清了债务,也为他的音乐事业打开了新的篇章。
春晚圆梦: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2024年,海来阿木终于站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与单依纯共同演唱了《不如见一面》。这一刻,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写道:“我今年终于上春晚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舞台。”
从大凉山的音乐少年,到成都街头的流浪歌手,再到央视春晚的舞台,海来阿木用坚韧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音乐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对音乐梦想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