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闻一多教你写格律体新诗
徐志摩和闻一多教你写格律体新诗
徐志摩和闻一多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两位重要的诗人,他们不仅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格律体新诗的奠基者。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不仅是他们的代表作,也是格律体新诗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我们可以掌握格律体新诗的精髓,让你的诗句既有音乐美又有建筑美。
徐志摩:情感与格律的完美融合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于1920年赴英国留学,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回国后积极参与新诗创作,成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徐志摩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强调诗歌的形式美。他与闻一多等人倡导新格律诗,主张“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再别康桥》:意象与节奏的完美结合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格律体新诗的典范。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和严谨的格律,展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惜别之情。
闻一多:三美理论的实践者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1922年赴美国留学,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回国后积极参与新诗创作,成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
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理论不仅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也对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死水》:格律与意象的完美统一
闻一多的《死水》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格律体新诗的典范。这首诗通过严谨的格律和精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旧中国腐败黑暗现实的批判和愤懑。
格律体新诗的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徐志摩和闻一多的创作技巧,我们可以掌握格律体新诗的写作要点:
格律技巧:格律体新诗讲究音节的和谐和句式的整齐。例如,五言绝句的基本句式有四种:
- 仄仄平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平
这些句式可以根据平仄反、粘的原则组成不同的格式,形成音乐美和建筑美。
意象运用:意象是诗歌的灵魂,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抽象的情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青荇”等意象,以及闻一多的《死水》中的“破铜烂铁”、“翡翠”、“桃花”等意象,都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情感表达:格律体新诗的情感表达既要克制又要深刻。徐志摩的留恋和闻一多的愤懑,都是通过严谨的格律和精妙的意象来表达的,既不过分张扬,也不失真挚。
尝试创作你的格律体新诗
学习了徐志摩和闻一多的创作技巧后,不妨尝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格律体新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选择主题:可以是自然景物、人生感悟或社会现象。
- 构思意象:选择几个具体的物象来传达你的主题。
- 安排格律:根据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句式,安排诗句的平仄和韵脚。
- 反复推敲:诗歌创作需要反复修改,力求做到意象精准、格律严谨、情感真挚。
通过学习和实践,相信你也能写出既有音乐美又有建筑美的格律体新诗,让你的情感在严谨的格律中自由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