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九天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4: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九天至: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

“冬至已过,三九天至。”这是中国人对冬季最直观的感受。每年冬至过后,民间便开始“数九”,每过九天递增一“九”,直至“九九”届满,共81天。而其中的“三九天”,即第19天到第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01

为什么三九天最冷?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九天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地球在白天吸收太阳热量,晚上释放热量。到了冬天,尤其是“三九”时节,那仅存的热量几乎消耗殆尽,使得此时成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另外,这个时期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然而,有趣的是,2024年的三九天却出现了罕见的暖冬现象。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2024年三九期间(1月9日-17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67℃,较常年同期偏高3.47℃,成为1961年以来第二暖的三九天。新疆等地更是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三九天,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5.17℃。

02

传统文化中的“数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九”不仅仅是一种计时方法,更凝结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民间就有数九个九天的习俗,称为“数九”。唐宋以后,“数九歌”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其中,北方地区流传至今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朗朗上口,亲切自然,音韵流转之间,严冬至阳春的自然变化图景徐徐展开。在过去,即便不识字的人也很容易记忆,而且具有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的应用价值。

除了“数九歌”,古人还创造了各种有趣的“消寒图”。最雅致的莫过于梅花“画九”了。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每瓣代表一天。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梅花染完,就出了“九”。清代,还出现了文字“消寒图”,常见的是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日填一笔,填完一字即过一九,九字填满,严冬已过,春天来临。

03

三九天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三九天不仅是寒冷的挑战,也是养生的好时机。中医倡导“冬病冬治”,三九天灸是传统疗法之一,它是指在每年的农历冬至、冬至后一天以及接下来的两个九天(即二九、三九)这四个时间点进行艾灸治疗。三九天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络或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特别对于有呼吸、消化、骨关节和妇科问题的人来说,三九天灸是解决健康问题的关键时期。

在饮食上,人们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来增强体质,如火锅、羊肉、山药、红枣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帮助人们抵御寒冷,还能滋补身体,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同时,民间有“补冬”的习俗,认为此时应该多吃高蛋白食物,还会和中药一起煮食,以期达到滋阴补阳的效果。

三九天虽冷,但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正如古人所云:“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让我们在寒冷中坚守,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