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专访: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谈护耳秘籍
全国爱耳日专访: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谈护耳秘籍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特别邀请到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专家李永新主任医师,为我们分享一些关于预防听力下降的专业建议。
专家简介
李永新,男,1966年9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耳科副主任。1988毕业于辽宁锦州医学院,1997获锦州医学院硕士学位,2000获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同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2001年曾经接受德国Wurzburg 大学和澳大利亚Melbourne大学耳神经外科临床技术培训。专业特长:专业方向为耳科学和耳神经外科学。临床上主要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眩晕外科手术,侧颅底肿瘤等手术;在中耳炎内外科治疗、面瘫的内外科治疗、耳聋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卫生重点学科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会和其他任职:《中国激光协会》青年委员,《Journal of Otology》副主编,《中华耳科学杂志》编委,《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通讯编委,宣武区青联委员。
专家访谈
问:李主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耳机听音乐或打电话,您能给我们一些使用耳机的建议吗?
李主任:使用耳机确实是我们现代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不恰当的使用方式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我建议大家遵循“60-60”原则,即每次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音量不要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最好选择降噪耳机,以减少环境噪声的影响。同时,要注意耳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细菌感染。
问:对于已经出现听力下降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呢?
李主任:选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轻度至中度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助听器来改善。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助听器,包括耳背式、耳内式等,选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耳道形状以及个人的使用习惯。对于重度至极重度的听力损失,人工耳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人工耳蜗可以直接绕过受损的内耳部分,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听觉神经。选择和使用这些设备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适合自己的听力状况。
问:除了使用耳机和助听设备的注意事项外,还有哪些生活习惯对保护听力很重要?
李主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听力健康非常重要。首先,要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如果必须在嘈杂环境中工作,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耳塞。其次,要注意耳部卫生,不要用硬物挖耳朵,防止耳道损伤或感染。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都有助于保护听力。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控制好病情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听力。
问:如果发现自己的听力有所下降,应该怎么办?
李主任: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听力下降的迹象,比如经常需要别人重复说话、听不清电话铃声或门铃声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延缓听力下降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助听器选配或其他手术治疗方案。
听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保护好听力就是保护好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听力健康,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我们的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