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遵义会议后,博古的人生经历与最终结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遵义会议后,博古的人生经历与最终结局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5E1RDG05563WW1.html

博古(秦邦宪)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遵义会议后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与辉煌。本文将为您讲述这位历史人物在革命事业中的贡献及其最终结局。

博古,原名秦邦宪,190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他在苏联留学期间取名“博古”,意为“学识渊博如古”。1926年,他前往莫斯科深造,与王明等人结为同志,传播列宁主义思想。1930年回国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积极倡导共产主义思潮。

1931年至1935年间,博古执掌中共中央临时权力。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主张,聘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在遵义会议上,博古主动检讨,承认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动交出军权。会后,他积极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致力于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谈判,成功挽救了许多民主人士。

抗日战争爆发后,博古被任命为新华通讯社社长,负责《新华日报》的编辑工作。该报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宣传阵地,为民众提供了精神支持。在任职期间,他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

抗战胜利后,博古作为中共代表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主持宪法章程审议工作,圆满完成任务。1946年4月,在返回延安途中,所乘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坠毁,博古不幸遇难,年仅39岁。此次空难还造成了王若飞、叶挺等多位重要人物的遇难,是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


遵义会议旧址


博古(秦邦宪)照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