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西农大王自蕊团队:科技赋能泥鳅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4: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西农大王自蕊团队:科技赋能泥鳅养殖 助力乡村振兴

芒种时节,走进江西农业大学的泥鳅科技小院,8亩的泥鳅培育塘内,小鳅苗在清澈的塘水中欢快地游动。这里不仅是泥鳅的乐园,更是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基地。作为该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教授王自蕊带领团队,通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成功解决了泥鳅养殖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01

科技创新破解养殖难题

泥鳅,这种被誉为“水中人参”的小型淡水鱼类,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欢迎。然而,长期以来,泥鳅养殖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尤其是苗期饲料和健康养殖技术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王自蕊团队瞄准这些关键问题,潜心研究,终于开发出了适合泥鳅苗期的专用饲料。这种饲料不仅营养全面,还能显著提高鳅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他们还创新了泥鳅的健康养殖技术,通过优化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体系,有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确保了泥鳅的健康生长。

02

科技小院模式助推技术落地

有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如何让这些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民,成为王自蕊团队思考的下一个重要课题。他们创新性地采用了“科技小院”模式,将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科技小院坚持“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的服务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田间指导。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不仅让农户们学到了实用的养殖技术,还大大增强了他们发展泥鳅养殖的信心。

03

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增收

在科技的引领下,泥鳅养殖在江西迅速发展。以抚州市东乡区为例,目前泥鳅养殖面积已达4000亩,年产值突破2.5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无数农户通过泥鳅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生动故事。

东乡区的养殖户张大哥,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在王自蕊团队的技术指导下,他开始尝试泥鳅养殖。从最初的几亩试验田,到如今的百亩养殖基地,张大哥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为了当地的养殖大户。“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有了科技支持,泥鳅养殖成了稳赚的生意。”张大哥乐呵呵地说。

像张大哥这样的例子,在东乡区比比皆是。据统计,通过泥鳅养殖,当地已有数百户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泥鳅真正成为了农民的“致富鳅”。

04

从东乡到全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东乡区的成功经验,很快在江西全省推广开来。目前,江西农业大学已在全省创建了94家科技小院,覆盖了多个农业产业领域。这些科技小院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成为了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

在科技的引领下,江西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从铁皮石斛到泥鳅养殖,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正为这片红土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王自蕊教授所说:“我们要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