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1.4万亿销售额背后:消费者热情正在降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3: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1.4万亿销售额背后:消费者热情正在降温

2024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落下帷幕,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消费盛宴,不仅创造了14418亿元的全网销售总额,也引发了超过4145万的线上讨论热度。然而,在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和情绪变化却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0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基于对社交媒体、电商平台评论等海量文本数据的分析,采用TF-IDF、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等技术,揭示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喜怒哀乐。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微博、小红书、抖音等主流社交平台,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用户评论。

02

消费情绪总体趋势

数据显示,虽然双十一的讨论热度依然高涨,但消费者的总体热情却有所下降。在参与度方面,根据Just So Soul研究院的调研,2024年仍有90.6%的Z世代参与了双十一大促,这一比例较2023年(88.1%)进一步提升。然而,消费者的满意度却呈现下降趋势。许多消费者对复杂的优惠规则表示不满,对价格力度、凑单机制、抢券机制等环节提出质疑。尤其是淘宝平台的优惠力度受到诟病,有消费者反映不同活动的优惠力度不同却无法在活动开始前事先得知,让人感到被“背刺”。

03

消费行为特征

在消费行为方面,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快乐消费”和“情绪价值消费”的兴起。调研数据显示,超过40%的年轻人偏爱为情绪价值买单,这是2024年双十一的首要消费态度。具体表现为对旅行、游戏、音乐节、脱口秀等文娱消费的高关注度,以及对文创、盲盒等潮玩的持续热情。例如,Jellycat、Chiikawa等陪伴型玩偶在年轻群体中风靡一时,反映了消费者对情感满足的追求。

04

平台与品牌表现

在平台竞争方面,传统电商巨头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淘宝/天猫和京东贡献了超过85%的讨论量,而新兴平台如抖音商城、小红书购物车的讨论量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在2024年双十一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消费者对其“套路重重”的促销策略表示不满。

从品牌表现来看,3C数码类产品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苹果、OPPO、华为三大品牌占据全网讨论量的前三名。运动品牌方面,斯凯奇、AVIA、斐乐等通过明星代言效应成功吸引大量关注。国货品牌也展现出强劲势头,特别是在美妆护肤领域,珀莱雅等品牌在双十一预售期间迅速破亿。

05

消费者关注焦点

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反馈集中在几个关键问题上:

  • 价格透明度:消费者普遍希望平台能够提供更简单直接的优惠方式,减少复杂的计算和规则。
  • 产品质量:双十一之后的高退货率反映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担忧。许多消费者反映产品照片与实物不符,以及价格与质量不匹配的问题。
  • 售后服务:保价承诺和售后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面对先提价后打折的质疑时。
06

结论与展望

2024年双十一的消费情绪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消费者对购物节的脱敏现象日益明显。频繁的促销活动使得消费者对各种优惠信息变得不再敏感,反而更加注重实际的消费体验和产品价值。这一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品牌需要更加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