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的璀璨明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0: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的璀璨明珠

大运河,这条流淌了2500多年的文化长河,孕育了璀璨的运河文明。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承载着这段历史的厚重记忆。2021年6月,一座集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新唐风建筑——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三湾古运河畔正式落成开放。这座由张锦秋院士设计的博物馆,宛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船,停泊在碧波之上,成为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地标。

博物馆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部分组成。建筑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船只,船头朝南,船尾朝北,仿佛正要驶向历史的长河。大运塔与古运河三湾上下游的文峰塔、天中塔遥相呼应,构成“三塔映三湾”的壮丽景观。

走进博物馆,仿佛翻开了一本关于大运河的“百科全书”。馆内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通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展陈方式,全方位展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区,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通过历代运河电子沙盘、互动触摸屏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大运河从春秋时期开凿至今的历史脉络。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25.7米、高8米的汴河州桥遗址河道剖面,这是目前国内揭取的体量最大的土遗址剖面,通过特殊的黏合材料拼接而成,完整呈现了一条河流在千年时光中的沉淀与变迁。

“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则以实体体验结合互动体验方式,展示了大运河船舶的演变类型。观众可以登上复原的长20米的沙飞船,体验古代水上交通的便捷与繁华。沙飞船是清代扬州沙氏所创,因航速迅捷而得名,相当于现代的游轮。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通过街道、酒店、商铺、码头、粮仓、戏楼、民居、牌坊等场景复原,再现了运河沿线代表城镇的丰富景观,呈现出大运河沿岸城镇商贸繁荣、百业兴旺的景象。在这里,游客可以租古装、穿汉服,体验古代市井生活,感受运河两岸的烟火气息。

除了三大常设展览,博物馆还设有多个特色专题展览。其中,“运河湿地寻趣”展厅通过外环与内环的空间设计,结合知识呈现与场景复原的形式,展现了运河流域的湿地生态环境、动植物种类等,反映大运河自然生态景观,尤为青少年所喜爱。“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汇集了运河沿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如曲艺、木偶、皮影、苏绣、年画、礼仪等,全面呈现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运用创新技术,将不可移动文物如汴河州桥遗址河道剖面等“搬”进展厅,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馆内还设有“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展演传统戏曲的小型剧场、青少年互动体验项目和临时展厅,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讲述运河故事。

自开馆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并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项目、2023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卓越之星奖”等荣誉。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启迪未来的教育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感受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承载着传承运河文化、弘扬运河精神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是扬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科技融合,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运河文化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