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最新医疗黑科技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3: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最新医疗黑科技揭秘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大脑前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也填补了神经介入手术领域的空白,彰显了我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

创新技术:大脑前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此次手术的患者刘大爷,68岁,因左侧肢体无力入院。经检查发现,其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重度狭窄。大脑前动脉是供应大脑额叶和部分颞叶血流的重要血管,其狭窄可能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由于大脑前动脉走形迂曲,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该动脉管径一般较细,目前的支架难以有效展开提供支撑,因此传统治疗往往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然而,刘大爷的病情更为复杂,不仅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左侧大脑中动脉还存在慢性狭窄,这使得左侧大脑前动脉的管径代偿性增大,为手术提供了可能性。

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吕伟、副主任医师王存福决定为患者施行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们成功将微导丝通过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处,并将支架精准释放到预定位置。吕伟根据患者血管条件,选用了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式释放的药物洗脱支架,该类支架材料在完成手术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远期支架再狭窄率。

术后患者转入神经重症病房进行密切监护,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在复杂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卓越能力,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勇于探索、谨慎实践的科学精神。

新型材料:提升手术效果的关键

脑血管支架材料的选择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材料包括镍钛合金、聚四氟乙烯和不锈钢。

  • 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能在温度变化或外力作用下改变形状,适用于制造脑血管支架。其通过热膨胀技术处理,能在体内保持一定张力,支撑受损血管壁。

  • 聚四氟乙烯:作为涂层覆盖在金属表面,可有效降低血液与金属表面的接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其成分中的铬和镍能促进人体产生氧化氮,改善局部微循环并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智能化发展:手术机器人的应用

神经介入手术机器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创新技术。目前,临床应用于神经介入手术的机器人包括CorPath GRX、Magellan、VIR、RobEnt、“鲁班”和VAS HERO等系统,已成功完成了全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动脉瘤支架及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弹簧圈栓塞术和动静脉瘘栓塞术,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CorPath GRX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器人系统,由美国Corindus Vascular Robotics公司研发,已在全球完成8000余例手术,对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可达99.1%。该系统可熟练地将导丝和导管导引至靶血管,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在2024年东方脑血管病会议上,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展示了泛血管介入机器人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远程应用。团队通过介入机器人的控制端实施远程遥控,成功完成了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和脑基底动脉颅内支架植入术。实验表明,血管介入机器人可成功应用于各种治疗术式,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最新临床研究:显著降低再狭窄率

赛诺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COMETIU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该支架于2024年4月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有望填补国内外该领域器械的市场空白。

在一项纳入140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病例的研究中,术后6个月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仅为1.72%,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仅为3.13%。这一结果远低于传统支架的再狭窄率,为颅内动脉狭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赛诺医疗的另一款创新产品——血流导向涂层密网支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产品是国内首款能通过017系统输送的涂层密网支架,采用新型合金材料,使用赛诺独有的电子涂层接枝技术和编制技术,拥有全球最小的通过外径,能够在X光下实现全显影,具有更优的支架贴壁及更高效封闭血管瘤能力。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生物降解材料的结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正朝着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创新方向可能包括:

  • 生物降解材料:可避免长期留置金属支架带来的并发症,实现血管的自然愈合。

  • 更智能的手术机器人:具备更精细的触觉反馈系统,能够更好地感知血管状况,提高手术精度。

  • 远程手术技术:结合5G和人工智能,实现跨地域的医疗资源共享,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作为一项成熟的医疗技术,正不断融入新材料和智能化元素,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项“医疗黑科技”必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