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偏僻小村到致富明珠 哈尔滨双城区永河村别样精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3: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偏僻小村到致富明珠 哈尔滨双城区永河村别样精彩

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永河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杨兆文的带领下,通过修建堤坝、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和成立养殖合作社等措施,从一个偏僻小村发展成为致富明珠。

“去年,我们一夜之间修起了一个600多米长的堤坝,守护住了6000多亩的农田和200多家农户房屋。”提起2023年的洪灾,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永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兆文心有余悸。虽然当晚守住了功成号屯,但永河村所辖的3个自然屯中一些地势低的地方还是受了灾。

“今年,我们改变了‘斗水’的策略,提前进行堤坝的修建和改造,防患于未然,即便有去年那样的洪水来,我相信一定能抵御得住。”杨兆文信心满满地说。

懂水治水 防患于未然抢前筑堤

7月12日,记者来到永河村的堤坝,远远地望见一台挖沟机正从一辆运土车上卸载沙土,十几个村民在4、5米高的堤坝上修筑堤坝。

“今年6月15日左右,我们就开启了修坝筑坝工程,整个堤坝是9公里,目前拉土和修筑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护坡工程。”杨兆文告诉记者,目前三个屯村沿河区域都已经修筑了堤坝。“去年遭遇洪灾的时候,我们虽然提前准备了一些,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今年我们未雨绸缪,在过去没有堤坝的地方我们新建堤坝,原有堤坝扩宽增高,同时使整个堤坝连接起来,预计7月末能够全部完工,到时候所有堤坝都达到国堤标准。”

此外还对村内所有低洼地区进行排涝,形成排水渠引到拉林河,做到“旱能浇涝能排”,避免田地内涝。

与此同时,今年也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6000多亩,花生种植增加到4000多亩,为全村的农民增加收入。

治水是“副业” 致富才是“主业”

之所以杨兆文能够一呼百应,与他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密不可分。

“我们村一共3000多人,一年有1500人次外出务工,增加的收入非常可观。”杨兆文自豪地告诉记者,“因为去年受灾,大家都想弥补损失,今年正月初六,我们就与河北唐山的一家陶瓷制造工厂签约,派出村民务工。”此外,永河村村民还前往北京、苏州、沈阳等地务工,“经过几年的历练,不少村民已经从打工者变成了小老板,钱包越来越鼓,心里都敞亮起来了。”

除了壮年劳动力,一些有技术但年龄偏大的村民,杨兆文也想方设法为他们找出路。今年63岁的村民杨兆忠告诉记者,“有些跟我年龄差不多但会瓦工、电工等技术的村民,杨书记为我们联系了北京的一家工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还有村里有农机合作社,大家也能在这里干一些活儿,每天100元钱,赚到钱心里非常高兴。”

除了外出务工,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大家一起养起了黄牛。合作社的负责人谭恩泽说,“2021年,我们成立合作社,当时只有5个养殖户,目前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年养殖黄牛达到3000余头。”

村民李影高兴地说,“我儿子每年都出去打短工,每年能够一万元的收入,同时我还养了6头母牛,主要是销售小牛犊,虽然今年牛的价格比往年低,但我们是长期经营,而且有合作社大家心里也都有底。”

合作社不仅给养殖户底气,在经营和维护方面也是想到前面。合作社在每个村屯都设立了专门的粪污堆沤点,不再像过去由养殖户自行处理,环境更卫生了,道路也更整洁了,村子里也没有异味了,同时这些牛粪经过沤肥后还可以还田,可谓一举多得。

永河村就是这样一步步稳健地走在致富路上,成长为拉林河畔一颗明珠。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