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你高效沟通:家校联系这样写最有效
班主任教你高效沟通:家校联系这样写最有效
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高效地进行家校沟通,提升沟通技巧呢?本文将为你揭秘班主任们的沟通秘籍,让你也能轻松掌握高效沟通的新姿势。无论是深入调研、细心观察还是耐心倾听,都能帮助你更好地与家长建立信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快来学习这些实用的沟通技巧吧!
如何准备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需要充分的准备。就像一场重要的会议,你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让沟通更加顺畅。
氛围准备:让家长感受家的温馨
家长会当天,从家长们进入校园开始,就可以安排孩子们沿路引导他们进班落座,一杯温水、几句慰问,或许是自己的孩子,或许是别人的孩子,这都能让家长们感受到班级如家一样的温馨。孩子们在学校除了学习,也在集体中生活,家长们很少能够看到他们在校生活的情景。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记录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制作成视频(每个孩子都要露脸,不要某个人出现非常多),在家长会前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们的成长,也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的用心与用情。营造好了这样的氛围,也会使得我们后面的会上沟通事半功倍。
仪态言行准备:让家长信任你,愿意听你说话
家长会其实就是一次一对多的沟通交流,凡是交流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让别人愿意往下听,愿意相信你。家长会当天,个人形象不能随意。穿着要具有亲和力。外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句无声之言”。家长和班主任见面的机会本就不多,多注意细节会更好。与此同时,与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提前准备熟悉语言要有逻辑、有亲和力、接地气,详略得当,不能想到一句说一句。家长可以为了孩子的成长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来,我们就没有理由敷衍了事,要知道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此刻是我们双方共同的孩子。
对于新手班主任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班主任来说,面对台下众多不同身份的家长,有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自在,于是言不达意,或者气场很弱,也会给家长们以不自信、不专业、能力不够的感觉,这将大大降低你在他们心中的威信。但一定注意,此刻你的身份是孩子们的班主任,是自孩子们入学以来,比起家长与他们相处时间更长的人。你在用心陪伴孩子们成长,那说话就应该足够有底气,将你对孩子们的要求、对家长们的建议、以及对于自己的介绍娓娓道来【考验我们平时的积累】。不能因为考虑到有的家长年龄比我们还大、有的家长是比我们经验还丰富的教师同行、有的家长是其他行业的精英,在他们面前说话就失去了自信与底气。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在不断鞭策我们精进班级管理技能,只有平时的工作做到位了,才能在家长会上有话可说,而且说出的话才会让家长觉得是有理的。
会议主题准备,要让家长知晓家长会的价值所在
每次家长会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月考后班级问题分析、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家校沟通方式、中高考考前筹备会等等。这样可以让整个家长会有落脚点,不至于让班主任在讲台上讲半天最后却没有解决问题。应该让家长感觉每次家长会都有不样的收获。家长来参加家长会,更多时候就是抱着想和老师交流下孩子的近期表现而来,所以提前整理家长们日常提出的共性问题,在会上统一交流,就是一个比较高效的做法。对于第一次家长会,可以把主题定为“家校协力,共创孩子美好明天”之类的内容,在会上介绍科任老师、学校班级的优势、厘清学生现状、分享班级运转的现状与未来打算,让家长充分了解和信任班主任,为今后的班级管解班主任的管班理念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表达学生表现
在沟通中,客观、准确地表达学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学习情况
- 优点:近期数学成绩提升明显,这表明他在数学逻辑方面有较强的能力。
- 不足:语文阅读理解部分仍需加强,建议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理解能力。
行为习惯
- 优点: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 不足:有时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通过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来改善。
社交能力
- 优点:与同学相处融洽,说明他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不足:在团队合作中偶尔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需要培养更多倾听和协作的能力。
如何处理敏感问题
在沟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敏感问题,比如孩子的缺点、家庭矛盾对孩子的影响等。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避免直接指责
- 错误表述:你家孩子最近总是上课开小差,成绩下滑严重。
- 正确表述:我发现最近他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他分心了?
强调共同目标
- 错误表述:你们家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
- 正确表述: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叛逆情绪。让我们一起努力,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提供具体建议
- 错误表述:你得好好管管你家孩子了,不然成绩会越来越差。
- 正确表述:为了帮助他提高成绩,我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固定时间复习功课。
如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家校沟通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定期反馈
- 形式:可以是电话、短信、邮件或面对面交流。
- 频率:建议每月至少一次,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共同制定目标
- 短期目标:比如提高某科成绩、改善课堂表现等。
- 长期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等。
分享成功案例
- 作用:增强信心,提供借鉴。
- 内容:可以是班级其他学生的进步故事,也可以是其他班级的成功经验。
通过以上这些技巧,相信你能够更好地掌握家校沟通的艺术,建立起更加和谐、有效的合作关系。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情况。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心倾听、耐心引导,与家长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