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湟源县蚕豆产业蓬勃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湟源县蚕豆产业蓬勃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田间地头,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蚕豆田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蚕豆。近年来,湟源县依托独特的高原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蚕豆产业,不仅让“湟源马牙”蚕豆声名远扬,更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天赋异禀:高原气候孕育优质蚕豆
湟源县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蚕豆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且生态环境纯净无污染,是种植高品质蚕豆的理想之地。据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雪梅介绍,这样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植物积累糖分物质,使得湟源县的蚕豆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鲜美、品质上乘。
科技赋能:东西协作助力产业升级
为了进一步提升蚕豆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湟源县积极引进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自2021年起,湟源县开始实施旧棚改造项目,如今已建成59栋冬暖式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达76.7亩。同时,湟源县还引进了6名农业技术专家,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线上指导”等方式,为当地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东西部协作,湟源县成功引进了“南京味道”的马牙蚕豆新品种。这种新品种不仅适应性强、产量高,而且口感更佳,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该品种已阶段性推入市场,为湟源县蚕豆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订单农业:保障农民稳定增收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湟源县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当地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提前锁定销售渠道和价格,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以湟源县嘉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通过订单种植,不仅确保了产品的销路,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据统计,合作社吸纳周边地区至少15人长期就业,实现农户季节性务工均收入一个月2000元以上,年发放劳务费20万元以上。
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方式,按照每亩1100元的价格对农户的150亩土地进行流转,年发放土地流转费16.5万元,让农户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
品牌引领: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
在品牌建设方面,湟源县注重培育和推广“湟源马牙”这一特色品牌。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湟源马牙蚕豆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湟源马牙蚕豆不仅在省内市场畅销,还远销省外,成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
湟源县蚕豆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据统计,通过发展蚕豆产业,湟源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以和平乡白水村为例,该村通过建设露营基地等乡村振兴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以往的6000元提升至不少于15万元。同时,项目还为村民提供了季节性就业岗位,每月增收不低于2500元。
湟源县蚕豆产业的成功实践,不仅展示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巨大潜力,更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未来,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湟源县蚕豆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