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理论:让家庭关系更和谐的职场智慧
情绪价值理论:让家庭关系更和谐的职场智慧
“情绪价值”这个词,最近几年特别热,常见于各种情感类节目和文章之中。它最初来源于经济学和营销领域,由美国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商学院的Jeffrey J. Bailey教授提出,他从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视角出发,将其定义为“顾客感知情绪收益与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用公式表达为:情绪价值=情绪收益-情绪成本。
社会普遍认为,在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方面,情绪价值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价值的实质是情绪交流的“盈余”,即积极情绪体验超过负面情绪体验的部分。心理学上将情绪价值视为个体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发展与维持。
现代关系管理认为,无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商业活动中,情绪价值都是关键因素,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情绪价值不仅能增进个人幸福感,还能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助于构建更为紧密和温暖的人际连接。
在职场中,人们经常看到在与领导相处和对话时有不一样的态度。大多数人在接触领导的时候都会更加小心翼翼,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按照情绪价值的定义,这种小心翼翼的接近,就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虽然人们对这些“因人而异”的差别对待不认同,但在与外人相处时会给予更多的尊重,这是确有其事的!
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向领导提供情绪价值,在正当的范围内都无可厚非,一定程度上可增进信任、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沟通等。但是,我们在外或多或少地“讨好”他人,在家却“肆无忌惮地”对待身边人,这是多么大的滑稽啊!
看明白你对领导对外人的小心翼翼,是在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是否可以更清醒一点呢?其实,将工作中向领导提供情绪价值的方式应用到家庭中,有关策略同样适用于家庭环境,可以显著提升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信任与支持、提升家庭氛围和幸福感。
绽放的花朵
1.像与领导沟通一样地与家人友好沟通:家人之间的相处,时间长了,就容易落入各自的习性中,本性毕露,正可谓“亲友之侧,本色难藏”、“面对至亲,矫饰不施”。但人生从来就是逆流而上才可不虚此行,让人生有所成长和收获。我们不妨像与领导沟通一样,与家人进行友好而真诚的交流,分享个人的想法、感受和困扰。这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还能让家人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
2.家庭成员之间有意识地互相给予积极反馈:给予家人积极的反馈和认可,例如表扬孩子的好行为或感谢伴侣的帮忙,这种正面的反馈能够让家人感觉到被看见,增强家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3.以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方式解决冲突:每个人都带着过去可见和不可见的经验,每个人的思维都不尽相同,在一起相处难免有冲突和碰撞,当家庭中出现矛盾或冲突时,采用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负面情绪的蔓延,寻找共识,求同存异。
4.像经营公司一样制定家庭的长期愿景、短期目标和文化价值观:以前我们常听说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但往往对此不屑一顾,不理解如何是经营。其实,从现代管理的理念看,家庭也是一个小型的组织,把家庭的建设当作一个公司一个组织一样去运营,一切就都清晰多了。家庭有家庭的短期目标和长远愿景,成员有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各个组织经常开会,家庭会议却很少见,导致许多的问题重复出现,不能很好地解决。不妨试一试,将家庭会议引入家庭中,孩子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作记录、发言、决策,无论是对长远目标还是日常原则,都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理解,家庭会更加和谐。
5.个人成长支持与家庭共同目标相结合:在家庭中,对于成员个人的成长,应鼓励个人追求健康的兴趣爱好,互相支持;在家庭共同愿景和目标的大背景下,相互尊重,计划职业发展。避免像《玫瑰的故事》中所出现的因为个人规划影响感情和家庭的问题出现。
6.在情绪管理中修炼自己和提升自己: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秉性”就是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待事物的下意识反应模式,“秉性”可能快于头脑,“秉性”也是我们习气、业习中最重要的部分。敢于改变自己的习性,才是人生的勇者,要不然来这一趟何为?
都说再好的亲密关系,也只能维持6个月的热度,因为在那之后,每个人都会显露出自己的习性,冲突和矛盾就会显现。“家庭是最好的修道场”,家庭成员应有效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学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一起成长和提升自己——从某种程度讲,这部分其实才是人生的根本!
将向领导提供情绪价值的策略应用到家庭中,能有效提升家庭的整体功能和成员间的亲密度,促进家庭和谐与成员的个人发展。通过这些方法,家庭不仅能成为一个提供情感支持的避风港,也能成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基石。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