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久经沙场的宋时轮将军,出现了哪四个不应有的失误?
长津湖战役:久经沙场的宋时轮将军,出现了哪四个不应有的失误?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和著名的战役之一。志愿军第9兵团在冰天雪地的盖马高原上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一师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以巨大牺牲完成了战略任务。然而,在这场辉煌胜利的背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将军在指挥上也出现了几个不应有的失误。
第一个失误是在战前没有对长津湖地区的地理和气候进行充分的研究,也没有对冻伤后如何自救进行培训。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兵法上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从9兵团被定为志愿军战略预备队到开赴长津湖,这期间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宋时轮将军作为兵团司令员,完全有时间对朝鲜这个陌生的作战环境进行了解,并做出相应的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但战役的过程表明,在这方面宋时轮将军做得显然不够。
9兵团的战士们不仅没有换装就开进了朝鲜,而且连最基本的冻伤后自救都没有培训。由于御寒衣物不足,到达战场后不少战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伤。为了缓解冻伤,一些轻伤员选择了用热水洗手洗脚,还有人去烤火。结果进一步加重了伤势。一个满员的机炮连因为一次简单的烤火,减员90%以上。如果战前有相关的培训,这种状况就完全可以避免。在这一点上,宋时轮将军是有一定责任的,这也是他在指挥上第一个失误的地方。
第二个失误是对敌情判断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兵法上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对情报工作向来十分重视,这也是我们屡战屡胜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津湖战役中,宋时轮对敌情的判断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认为柳潭里和新兴里之敌都是一个团,下碣隅里和古土里均为一个加强营。但实际上,驻守柳潭里的是陆战一师的第五和第七团,比我军预估的兵力多出了一倍;下碣隅里的敌人也不是一个加强营,而是一个3900多人的混编部队。
第三个失误是轻敌和平均使用兵力。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宋时轮将军在新兴里、柳潭里和下碣隅里这三个主攻方向上平均使用兵力,打算一举将陆战一师全歼。不料敌人依仗优势火力负隅顽抗,给我军制造了极大的困难。除了新兴里歼灭北极熊团之外,对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的进攻都没能成功。现在看来,这种平均使用兵力的方法并不可取。最好的打法应该是主攻一处,围住另外两处,之后再逐一解决。
第四个失误是预备队第26军投入战场太晚。战前,宋时轮将军认为靠20军和27军就可以拿下陆战一师,因此将第26军放在了距战场一百多公里的江津地区。战斗打响后发现单靠20军和27军无法吃掉陆战一师,于是命令26军紧急投入战场。开进途中,26军多次遭到敌军轰炸,不仅拖慢了行军速度还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如果26军的位置能再靠前一些,战斗打响后就投入战场,即便不能全歼陆战一师,战果也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