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详解: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全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58: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详解: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全攻略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根据术后康复的不同阶段,训练内容和目标也会有所变化。以下是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术后早期康复(0-2周)

术后早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促进患肢血肿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防止关节粘连,同时通过肌肉收缩训练预防失用性肌萎缩。

踝泵训练

踝泵训练是术后早期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患者应在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进行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主动屈伸、内外翻活动,同时进行髌骨的被动松动,以促进肢体的肿胀消退、骨折断端紧密接触,并可预防关节挛缩畸形。该活动训练至少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

肌力训练

术后次日开始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主要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训练量从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开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训练量以不引起肌肉过劳为度,即练习完后稍感肌肉酸痛,但休息后次日疼痛消失,不觉劳累。

活动度训练

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3-5天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小范围的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每天1-2次。无外固定者可在膝下垫枕,逐渐加高,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去除外固定后开始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CPM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使用CPM训练,膝关节活动在患者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进行,CPM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冰敷。根据患者耐受程度每日增加5°-10°。1周内增加至90%,每天的训练时间不少于2小时。

物理因子治疗

包括红外线、超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02

术后中期康复(3-4周)

中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训练,防治失用性肌萎缩,促进肌力恢复,加快骨折愈合,同时通过主动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增加髋、膝关节活动度。

肌力训练

主动或辅助主动抗重力训练:

  • 屈髋肌群肌力训练:直腿抬高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 伸髋肌群肌力训练:俯卧位向后抬腿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 腘绳肌群肌力训练:俯卧位向后勾小腿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被动或辅助主动关节屈伸训练:如骨折愈合良好,可行髋主动屈、伸、内收、外展;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每天练习2-3组,每组10-20次。目标是早期使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90°或屈伸范围接近正常。踝关节同上。

物理因子治疗

继续使用物理因子治疗,训练后进行冰敷,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03

术后晚期康复(5-12周)

晚期康复的主要目标是促进骨痂形成、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收缩力量、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运动疗法

此期骨折端已形成纤维骨痂,骨折已相对稳定,不易发生错位,故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因骨折固定肢体时间较长,易发生关节挛缩和失用性肌萎缩,此期重点应为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增强肌力训练。训练方法除继续进行前述训练,可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和抗阻伸膝训练,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时间20-30分钟。注意此期进行肌力训练时不可在股骨远端施加压力,以免骨折处应力过高,发生再次骨折。

活动度训练

髋、膝、踝关节各方向主动活动训练。

步行训练

此期可进行适当的负重和步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以训练站立和肢体负重为主。开始时进行患肢不着地的双拐单足站立和平行杆中健肢站立练习;X线片上显示有明显骨痂形成时可扶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从负重1/4开始,逐渐过渡到1/2负重、3/4负重、全负重,即从足尖着地开始,逐渐过渡到前足着地,再渐过渡到大部分足着地至全足着地,扶双腋拐步行。

物理因子治疗

此期重点在于防治瘢痕形成及组织粘连,尤其防治踝关节挛缩。

04

术后恢复期(3-6个月)

恢复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在于骨折后并发症的处理,如防治瘢痕、组织粘连等,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收缩力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活动度训练

继续此前的练习,患侧的髋、膝、踝关节进行各方向的全范围主动活动,尽量牵伸挛缩、粘连的软组织、增加关节活动度。若患者膝关节僵硬明显,行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等。

自重训练

此期可以开始进行静蹲练习,利用自身的体重作为向下的压力,既可以增加髋、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又可以促进髋部及下肢肌力的恢复。下蹲的幅度逐渐增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次2分钟,每组练习8-10次,每日练习2-3组。

本体感觉训练

闭眼双(单)腿站立,软垫闭眼双(单)腿站立,平衡板站立训练。

强化肌力训练

此期因骨折端已比较稳定,可以加大肌力训练的强度。恢复肌力的有效方法就是逐步增强肌肉的负荷量,引起肌肉的适度疲劳。以主动运动为主。肌力达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使用沙包或是绑哑铃对屈髋,伸髋肌群、屈膝,伸膝肌群进行渐进式的抗阻训练;可以从双腿逐步过渡到单腿进行下蹲和力量训练,以促进肌力最大限度地恢复。

物理因子疗法

包括蜡疗、红外线、短波、湿热敷等疗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超声波、音频电流等,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如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时,可应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低中频电疗等疗法。

日常功能活动训练

此期可以进行斜板站立练习、跨越障碍物练习、上下斜坡及上下楼梯等练习,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参与社会生活。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 疼痛管理: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剧烈疼痛等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观察疼痛的原因。康复训练应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进行。

  2. 专业指导:患者出院后在家还需继续行康复治疗,这种康复需在出院之前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家属在家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

  3.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患者的恢复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始终在开始新的活动或锻炼前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

  4. 避免过度训练:训练量应逐步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或损伤。

  5.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X线检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康复计划。

  6. 心理支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康复训练,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股骨头术后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到较好的功能状态,重返正常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