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月光族:10种科学储蓄法助你轻松存钱
告别月光族:10种科学储蓄法助你轻松存钱
在当今社会,储蓄不仅是一种理财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收入多少,掌握正确的储蓄方法都能帮助我们实现财务自由。本文精选10种实用的储蓄技巧,从基础的储蓄观念到具体的储蓄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培养正确的储蓄观念
许多人认为收入减去支出就是储蓄,即“收入 - 支出 = 储蓄”,但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事实上,我们应该先从收入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储蓄,剩余的才是我们的可支配收入。这种“收入 - 储蓄 = 支出”的观念鼓励我们首先考虑储蓄,然后才是其他支出,从而培养财务纪律。
如果你认为收入只能勉强应付生活开支,你应该彻底了解自己的消费模式,检视是否能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如果无法节省开支,就只能想办法增加收入。
养成记账习惯
记账是一种让我们清晰了解自己财务状况的有效方法。通过记录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开支,并找到增加储蓄的空间。你应该详细记录每一项开支,无论是通过笔记本还是手机应用程序,然后进行检视,找出可以节省开支的地方。
例如,如果你发现午餐开支不菲,你可以选择自备午餐代替外出就餐;或者自己冲煮咖啡代替外卖咖啡以节省开支。只要你从生活细节着手,配以记账习惯,自然就可以储存更多钱。
开设储蓄专用银行账户
除了日常开支及发薪用的银行账户外,不妨建立一个专门储蓄的银行账户,以帮助自己区分储蓄与日常支出,避免动用原本用于储蓄的资金。除了活期储蓄外,你还可以做定期存款,强制自己储蓄的同时赚取利息。
设定可行而明确的储蓄目标
设定一个既实际、有时效而具体的储蓄目标,不但让你明确清楚储蓄目的,也能让你更容易达成目标,获得满足感,慢慢养成储蓄习惯。
相反,如果你的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不但会因未能达到储蓄目的而感到挫败,而且也会导致你容易失去储蓄的动力,无法有效地储蓄。
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蓄方法
你应该根据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储蓄方法。对于收入水平一般的打工族,你可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一些替代方法来储蓄,如减少外出用餐;对于高收入水平的人士,你可能需要减少一些奢侈消费,如美酒佳肴或名牌物品,再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作应急基金、投资或保险,及早为自己提供保障。
说到储蓄方法,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快速储蓄攻略。虽然这些方法的储蓄比例和方式不尽相同,但目标都是帮助大家养成储蓄的好习惯。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和主流的储蓄方法,你可以参考后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储蓄方法。
储蓄方法一:333储蓄法
“333储蓄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储蓄方法,其原理是将收入分为三个部分:日常开支、储蓄和家用,每份占三分之一。这种方法既平衡个人及家庭的支出需要,同时又确保你每个月都有一笔钱用于储蓄。
以一名月入30,000元的打工族为例,只要他使用“333储蓄法”,一个月就可以储蓄10,000元,一年便可以储蓄120,000元,相当于4个月的收入!储蓄到这笔钱后,你可以选择将其作为应急基金以备不时之需,或用作投资,为自己增加更多现金流。
储蓄方法二:6罐子存钱法
“六罐子理财法”出自T.Harv Eker的《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一书,意指将收入分配到六个代表不同财务目标或支出类别的“罐子”中,储蓄之余再规划你的理财方针。六个罐子分别是:
- 财富自由(10%):用于投资,如股票、债券、基金及创业等,而投资的收益必须留在账户滚存,利用复利效应,增加财富。
- 教育(10%):用于提升自我,如购买书籍、报读课程进修,增强职场上的竞争力。
- 日常生活支出(55%):用于支付所有生活的必要开支。如超出上限,便要删去不必要的开支,或要设法增加收入。
- 休闲娱乐(10%):用于奖励自己,让自己享受生活,保持动力工作及储蓄。这个账户的开支包括与朋友用餐、看电影、按摩等。
- 长期储蓄(10%):用于存钱支付大额支出,如买房首付、出国旅游、买车等。不过,这些支出需要有优先次序,避免增加负担,影响部署。
- 捐赠(5%):用于支付红白二事、慈善捐款或宴客等。
储蓄方法三:52周储蓄法
“52周储蓄法”是指在一年的52周内逐渐增加储蓄金额,起始点可以从一小笔钱开始,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能力调整,当起始点愈高,储蓄的金额就愈多。
例如,如果你第一周储蓄了50元,第二周就要储蓄100元,第三周则要储蓄150元。如此类推,直到第52周,你将在该周储蓄2,600元。一年下来,你就会储蓄到68,900元。通过游戏般的方式,“52周储蓄法”可以增加你对存钱的兴趣,也会使你感受到存钱并非难事,非常适合储蓄新手及学生。
储蓄方法四:631储蓄法
“631储蓄法”强调将收入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生活支出、储蓄理财、保险或风险规划,帮助你保持财务平衡外,同时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以下是“631储蓄法”的操作方法:
- 生活支出(60%):整个家庭生活开支控制在收入的60%以内,如果有剩余,可以转作家庭应急基金,累积一定金额,亦可以转为投资资金。
- 储蓄理财(30%):这笔钱除了用于储蓄外,也可将部分用于投资,为退休作准备。
- 保险或风险规划(10%):用于家庭应急基金,亦可将部分资金用于投保,避免因各类突发事故而造成经济负担。
储蓄方法五:四本存折储蓄法
“四本存折储蓄法”由韩国理财专家高敬鎬提出,即是用四本不同的存折来管理和分配资金,以便清晰地规划财务目标并追踪进度。而四本“存折”正正代表四个不同的账户,分别是:
- 出粮:每月以此账户得到薪水后,扣除固定开支如水电煤费、房租后,把余额分配至其余三个账户。
- 消费:用于管理变动支出,如食物、娱乐、交通等。
- 备用:用于储备应急款项,余额应维持在每月总支出总和的3倍或以上。
- 投资:用于储存每月扣除所有支出后的剩余资金。如果备用账户的金额未达到目标,余额应优先存入备用账户。
储蓄方法六:4321法则
“4321法则”是一种针对家庭财务规划的储蓄策略,它鼓励将收入分配到生活费、投资、储蓄和保险四个领域之中。具体来说,这个比例可以被视为把收入分为10份,4份用于投资、3份用于生活开支、2份用于储蓄和1份保险。这种分配方式帮助家庭分散风险,建立长期储蓄习惯。
假设家庭月入50,000元,每月就要分别把20,000元、10,000元及5,000元用于投资、储蓄及保险。一年后,他们将有240,000元用于投资、120,000元储蓄及60,000元作保险之用。
储蓄方法七:信封理财法
信封理财法是一种传统且简单的金钱管理方法,把现金分配到代表储蓄及不同特定开支类别的信封,如食品、交通、娱乐等。这种方法帮助人们控制开支,确保不超出预算,并将剩余的资金储蓄起来。
这种方法要求你把每个月的收入从银行提款出来,然后依照分类直接放到不同的信封,需要消费时再从信封中拿出来,形成一个简单直观的现金流管理系统,让你察觉每个开支类别的所剩余额。
以月入30,000元的打工族为例,如他每月分配5,000元至储蓄信封,一年后便可储蓄到60,000元积蓄。
储蓄方法八:365天存钱法
“365天存钱法”类似“52周存钱法”,只要每天比前一天多存1元即可。如果你决定第一天储蓄1元,然后每天增加1元,到第365天将储蓄365元。这样一来,一年总共可以储蓄66,795元。
这种方法容易执行,适合学生,不需要太多计算或规划。不过,由于后期单日需要存的金额比较多,你可以考虑弹性执行这储蓄计划,如将每日的储蓄额减半,或是按自身财政状况,达成储蓄目标。
储蓄方法九:100法则
“100法则”是把100减去自己的实际年龄,从而得出开支占收入的比例。以一个36岁的人为例,他收入的36%需要用作储蓄,剩下的64%用于其他开支。用于储蓄的比例会随年龄增加。
以一个36岁、月入30,000元的人为例,他每月储蓄的金额为10,800元,一年将会储蓄到129,600元。
储蓄方法十:12存单法
“12存单法”是一种强迫储蓄的方法,它要求每个月把固定金额放在一年期的定期账户,赚取利息。12个月后,就会每月有12笔定期存款到期,可用于开支或继续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