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升高中医治疗指南:五种证型辨治方案
舒张压升高中医治疗指南:五种证型辨治方案
舒张压升高,指的是血压测量中舒张期的血压值高于正常范围,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舒张压升高的比例在40%-60%之间。高舒张压长期存在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中风、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
什么是舒张压升高?
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期的血压,正常情况下,舒张压应在60-80 mmHg之间。当舒张压持续高于80mmHg时,被视为舒张压升高。高舒张压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
1.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弱,导致舒张期血压上升。
2.外周阻力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使得心脏舒张期的血流阻力增加。
3.内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素、醛固酮等荷尔蒙水平异常。
4.生活方式因素: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心理压力等。
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重视整体调节,舒张压升高通常被认为与体内的“气”和“血”失调有关,主要涉及到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阴阳不平衡,常见的中医证型包括以下几种:
肝阳上亢证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口苦、面红目赤、失眠多梦。
常用方药: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
常用药材:天麻、钩藤、黄芩、柴胡等。
肝肾阴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常用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常用药材:枸杞子、熟地黄、山药、白芍等。
气虚血瘀证
症状:气短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倦怠、舌质暗。
常用方药:补气活血汤、气血双补方。
常用药材:人参、黄芪、当归、丹参等。
脾虚湿盛证
症状: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厚腻。
常用方药:脾胃康复方、香砂六君子汤。
常用药材: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等。
阴阳两虚证
症状:头晕、耳鸣、乏力、手足发凉、舌淡苔白。
常用方药:八珍汤、补中益气汤。
常用药材:党参、熟地黄、黄芪、桂枝等。
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中医药治疗舒张压升高时,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上述中药外,还可以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的经络和腧穴,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来协助治疗。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如清淡饮食,多吃绿叶蔬菜、鱼类等,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同时,舒张压升高的患者,还应配合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做好血压监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