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厘米鱼刺致呼吸衰竭,专家解析鱼刺卡喉正确处理方法
2.4厘米鱼刺致呼吸衰竭,专家解析鱼刺卡喉正确处理方法
鱼刺卡喉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近期,一位六旬大妈因鱼刺卡喉住进ICU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事件回顾
1月18日上午,镇江第一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监护室里,62岁的朱女士(化名)正在等待转至口腔科进行恢复治疗。一周前,她在吃鱼时不慎吞下一根2.4厘米长的鱼刺,随后尝试了多种土方法,包括吞饭和催吐,但都未能解决问题。
在当地医院经过喉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朱女士被建议回家观察。然而,她的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因呼吸衰竭被紧急送入ICU。经过CT检查,医生们发现鱼刺已经深入喉咙,情况十分危急。在全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鱼刺被成功取出,朱女士的生命得以挽救。
朱女士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健康课。在面对鱼刺卡喉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鱼刺卡喉处理不当危害重重。
鱼刺卡喉的危害
刺破扁桃体:被卡鱼刺的位置在扁桃体,这是鱼刺卡喉的常见情况。若未及时地进行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一步的吞咽动作,鱼刺可能会越扎越深。一方面,刺入或划伤的位置将持续受损并不断出血;另一方面,细菌会随着吞咽动作进入创面,引起反复感染和炎症。
刺破食道:鱼刺扎进食道是一种严重情况,如果鱼刺刺入较深或较大,有出血的风险。另外,尖锐的鱼刺也可能刺破食道进入纵隔部位,引发纵膈感染,影响全身重要器官,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刺破气管:气管分为主气管和支气管。鱼刺卡在气管属于严重情况,但卡在气管内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一开始会出现剧烈咳嗽,随后可能出现发热、肺炎等症状,甚至呼吸困难。
刺破胃部:鱼刺到达胃部通常相对安全。如果鱼刺很小,即便不能完全消化,大部分情况下会被胃酸软化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如果鱼刺较大,很难通过胃幽门,而且如果鱼刺尖锐可能会刺伤胃粘膜。
如何科学处理鱼刺卡喉
首先要保持冷静,停止进食。切忌用喝醋、吞饭、吃馒头的方法解决。
自救第一步:可以采取咳嗽的办法,连续的轻咳后,鱼刺大多会被咳出,因为此时鱼刺未在咽壁扎实、扎深。
自救第二步:如果鱼刺恰好卡于喉咽部位肉眼能看到的比较浅的位置,可以在清除口腔中的食物后让家人借助镊子、筷子等工具小心夹出。
最后:如果尝试上述方法无果,且鱼刺卡在较深的位置一定要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