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人的“加菜首选”,为什么是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人的“加菜首选”,为什么是它?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27968

东莞马拉松震撼开跑,除了健将们的精彩表现,现场的烧鹅摊档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什么是烧鹅?为什么又是烧鹅?让我们一起探寻东莞烧鹅的独特魅力。


图源:东莞日报


图源:东莞日报

不少运动员笑着说,没有烧鹅的莞马是不完美的。为什么是烧鹅?为什么又是烧鹅?

烧鹅,可谓是刻进了东莞人的美食DNA里。烧得红棕均匀的鹅皮,表面泛着油光,优秀的烧鹅,肥而不腻,皮下脂肪丰盈,一咬满嘴醇厚的油脂香味。

烧鹅于东莞而言,早就超越了美食和情怀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生活标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东莞大岭山镇,探访这里一条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烧鹅街。这条街几乎全是烧鹅店,一公里有16家。有个说法, 如果从街头开始吃,一个星期都走不到街尾。

清晨,抵达这两年大排长龙的和景烧鹅店。抵达时才九点,但年轻的老板叶伟良和哥哥已经工作了两个多小时。叶伟良今年不到三十岁,但做这家店已经九年。

2015年,因为对家乡的烧鹅念念不忘,叶伟良辞去了五星级酒店厨师的工作,回到大岭山镇,希望和父亲、兄长一起做点事情。于是,就有了和景,专门做荔枝柴烧鹅。

荔枝柴烧鹅,是独属于东莞大岭山镇的一道特色,最早发源于大岭山镇的矮岭冚村。据说在六百年前,这里刚刚立村的时候,就有了用荔枝木明火烧制烧鹅的技艺,制成的荔枝柴烧鹅富有荔枝的气味。

荔枝柴烧鹅,柴很重要。每年到了冬天,叶伟良就和父亲、兄长一起去帮村里人的荔枝树修枝,为的就是用性价比更高的方式,获取上好的荔枝木材。

「修枝的时候我们不收别人钱,只要荔枝木。」运回来的荔枝柴又大又重,需要筛选、劈开,然后拿去晒干,让北风来吹。最后拿到仓库阴干。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异常繁琐和冗长,荔枝柴从搬回来到经过处理、最后投入使用,至少需要一年。而选择做成荔枝柴的荔枝树枝,则是越老越好,几十年的树是基础,上百年的则是佳品了。这般严格的筛选,也让烧鹅也有了时光厚重的沉淀。

荔枝柴烧鹅,鹅和技术也很重要。在店里,父亲负责荔枝柴,两个儿子就负责烧制与后厨。七点钟,叶伟良与哥哥来到厨房,先做简单的处理。等到师傅们都到了,就开始清洗、过水、缝针、上皮等制作烧鹅的基础工作。

「上皮就是来回用烫水去烫,极其讲究时间跟技术。烫得太久,鹅就会出油,烫得不够,就会上色不均。」叶伟良和哥哥的手臂上,几乎到处都是被烧伤的焦黄疤痕,「我哥哥的手全都是开裂的。我的手指都短了,我哥哥的手指比我更短。」这是美味的代价,也是传承的初心。

上皮后,经过密封、充气、热水的洗礼,就进入8小时的风干环节,最后经过四五十分钟的烤制,就可以完美出炉。不少人吃烧鹅追求的是好看的脆皮,但叶伟良认为,好的烧鹅应该注重的是肉汁。

「很多人追求脆皮,却把肉汁忘掉了。我们现在是还原最传统的(做法)。皮不一定要很脆,但肉汁一定要很够,果木香的味道一定要够。」确实,用叶伟良的方法做出烧鹅,醇香厚实,无论是直接用手撕,还是做成烧鹅饭,都足够让人念念不忘。

怪不得还没到饭点,这家店已经排起了长队。年轻的叶伟良很有自己的坚持,每天从七点到晚上十点收工,雷打不动。他的微信签名就是「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老的一辈已经要退了,只有现在我们年轻的一辈,重新去把这一门手艺重新的传统拿回来。」他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整条烧鹅街都红火起来,大家都好,才能真正的长长久久。但当我们问及他心目中最好吃的烧鹅味道,叶伟良想了一想,非常笃定地说——「那依然,还是我爸爸妈妈做的烧鹅的味道。」

想来,这才是叶伟良的宝藏。也是全东莞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

如今,大岭山荔枝柴烧鹅已被录入东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月1日,全省首部市级关于非遗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开始施行。东莞的烧鹅巴士依旧在城市间穿行。这个美食符号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味道的追寻,而是整个城市对于时光与岁月的敬畏,与沉淀。

迎着光,烧鹅巴士出发了。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共青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