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一日游打卡关帝庙和普救寺,你get了吗?
运城一日游打卡关帝庙和普救寺,你get了吗?
运城,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有着众多值得一探究竟的历史遗迹。从关帝庙感受忠义之魂,到普救寺邂逅《西厢记》的爱情传奇,还有运城盐湖的自然奇观以及鹳雀楼的诗意盎然。一天的时间,足以让你领略运城的独特魅力。快来一起打卡吧,看看你能get多少运城的小秘密呢?
关帝庙:感受忠义之魂
解州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宇。始建于隋代,历经多次重建与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庙宇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布局仿照宫殿建制,采用“前朝后寝”及中轴对称的格局,尽显皇家气派。
走进关帝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结义园,这里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木牌坊,正面刻有“结义园”三字,背面则是“山雄水阔”。牌坊四周彩绘山水、风景及三国人物故事,结构精巧,气势恢宏。
沿着中轴线前行,依次经过端门、雉门、午门等建筑。午门内有144幅壁画,生动展现了关公的一生。御书楼原名“八卦楼”,楼前悬挂着康熙亲笔书写的“义炳乾坤”牌匾,彰显着关公的忠义精神。
崇宁殿是庙内的核心建筑,殿前有明代遗存的铁焚表塔、铁人和雄狮,两侧的钟楼鼓楼气势雄伟。殿内供奉着关公的塑像,云龙金柱豪华,柱上有康熙御书“义炳乾坤”横匾,彰显着关公的崇高地位。
春秋楼是关帝庙的精华所在,又称麟经阁,因关公夜读《春秋》而得名。其独特的悬梁吊柱结构和二层次间的倒藻井,均为中国现存楼阁建筑中的孤例。一楼供奉关公戎装像,二楼则供奉关公夜读《春秋》的真身像,暖阁内壁板刻有《春秋》全文,顶部悬垂的三眼“藻井”更是古建艺术的珍品。
普救寺:邂逅《西厢记》的爱情传奇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头上,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总占地约93300余平方米。普救寺始建于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爱情故事发生地。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山西省旅游局投资435万元进行了全面修复,1990年对外开放,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普救寺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式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在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鹳雀楼:俯瞰黄河风光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始建于北周时期,后毁于战火。2002年,鹳雀楼得以重建,重现了唐代的雄伟风貌。楼高73.9米,共九层,采用唐代风格的四角攒尖顶设计,气势恢宏。
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黄河风光尽收眼底。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晋南的壮丽景色,感受古人登高望远的豪迈情怀。
运城盐湖:体验“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又被称为“中国死海”,是一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它的盐含量与中东的死海相类似,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为6米。到运城盐湖游玩,可体验盐水漂浮、养生黑泥、养生温泉等项目。
美食推荐:品味运城味道
运城的美食同样不容错过。锅边、灯盏糕、豆腐丸等传统小吃,让你感受地道的运城味道。锅边的浓郁汤底和鲜美配料,灯盏糕的香脆口感,豆腐丸的滑嫩鲜美,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运城的历史味道。
一天的行程下来,相信你已经get到了运城的不少亮点。但运城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里还有更多等待你去探索的故事和美景。不妨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脉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