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京医院研究揭示:药物球囊或可替代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6: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京医院研究揭示:药物球囊或可替代支架治疗小血管病变

2024年9月,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陶凌、高超团队公布了一项重磅研究——REC-CAGEFREE Ⅰ研究。这项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验证了药物球囊在新发冠心病患者中的长期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血管病变治疗中,药物球囊可能成为支架的替代治疗方案。

01

研究背景与设计

当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置入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然而,支架置入存在诸多问题,如永久限制血管适应性重塑、阻碍生理性搏动、促进慢性炎症等。此外,支架的置入还加重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药物涂层球囊(以下简称药球)血管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策略。药球可将脂溶性的抗增生药物紫杉醇迅速转移至动脉壁,避免了永久性支架置入。欧洲心脏协会血运重建指南已将药球用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列为Ⅰ类A级推荐。然而,在新发小血管病变治疗中,药球的适应证尚未得到指南确认。

REC-CAGEFREE Ⅰ研究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非劣效性试验,旨在验证药球在新发冠心病患者中的长期临床效果是否不劣于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研究的主要终点为24个月的器械相关复合终点(Do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以及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

02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在我国43家研究中心共入选2272例患者,其中1133例被随机分配至药物涂层球囊(DCB)组,1139例分配至药物洗脱支架(DE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1.4岁,男性占69.3%,27.3%有糖尿病病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占55.3%,非小血管病变占51.6%。在病变预处理中,切割或刻痕球囊的使用率达到了64.5%。药球组患者中,有106例(9.4%)在DCB治疗后因结果不理想而接受了补救DES置入。

研究结果显示,DCB组72例(6.4%)患者,DES组38例(3.4%)患者发生了器械相关复合终点,组间事件率差异为3.04%(单侧95%CI:4.52;P非劣效性=0.65;双侧95%CI:1.27~4.81;P<0.001),未能满足非劣效性标准。进一步分析发现,药物球囊与支架的效果与冠脉血管大小密切相关,具有显著异质性(P交互作用=0.020)。

在非小血管CAD亚组(器械直径≥3.0 mm)中,DCB组45例(7.5%)患者和DES组16例(2.5%)发生DoCE(差异:4.98%,95%CI:2.547.42);而在小血管CAD亚组中,DCB组27例(5.1%)患者和DES组22例(4.4%)患者发生DoCE(差异:0.72%,95%CI:-1.883.32)。

03

专家解读

陶凌教授指出,REC-CAGEFREE Ⅰ研究具有以下三大亮点:

  1. 研究意义:作为全球首个针对新发冠心病患者评估DCB长期临床效果的大规模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循证医学空白,有望改写现有冠心病治疗指南。

  2. 研究终点选择:采用临床硬终点,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为减少设计偏倚,血运重建相关终点选择了基于临床和生理指征的靶病变血运重建。

  3. 研究数据收集: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提高了患者随访依从性,增强了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过去30余年间,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最新介入治疗注册数据,药球的使用率在过去五年中持续上升,至2023年已达到18.5%,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药球的适应证及在真实世界中的使用,仍极大程度依赖术者个人的临床经验。

REC-CAGEFREE 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限定靶血管直径的新发、非复杂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支架仍处于基石地位。但在小血管病变亚组中,药球与支架在2年随访中的器械相关复合终点发生率相似,结合既往BASKET-SMALL 2研究,提示药球在该人群中可能成为支架的替代治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本研究中药球未能达到与支架的非劣效性,但在24个月时,接受药球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16发生了器械相关复合终点事件,且未观察到明显的血管闭塞或靶血管心肌梗死风险。鉴于支架的缺血事件风险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药球在长期内可能对患者有益。本研究方案计划随访时间长达10年,将在更长时间内进一步探讨药球的疗效。

04

未来展望

课题组在陶凌教授、高超教授带领下,深入开展心血管领域的临床研究。过去五年中,团队设计并牵头开展了五大系列、十余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于Lancet、EHJ、Circulation、JACC等医学顶级期刊。未来,团队将继续专注于该领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高质量证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