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公主岭玉米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
科技创新引领,公主岭玉米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
公主岭市,素有“中国玉米之乡”美誉,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研优势。近年来,公主岭市大力推进玉米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从育种、种植到加工,每个环节都实现了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效益,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科技创新引领种业振兴
公主岭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选育出410个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目前,全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达55家,年均生产经营总量在1.4亿斤以上,其中玉米种子9000万斤以上。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公主岭市的种业实力,也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标准化建设保障品质
公主岭市注重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建立了全程品控体系。例如,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编制了《吉林鲜食玉米》团体标准、《吉林省鲜食玉米加工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确保玉米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链发展带动增收
公主岭市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推动玉米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460.1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36.44万亩,产量达53.09亿斤。鲜食玉米产业带动10余家企业发展,产值达14亿元。同时,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玉米饲料产业链和鲜食玉米产业链的形成,实现了年产值超百亿元。
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2020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鲜食玉米品牌建设。2023年,吉林省鲜食玉米加工能力达24亿穗,年产值近40亿元,吉林鲜食玉米正在向食品深加工全链条发展全速迈进。
公主岭市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科技创新、标准化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可以有效提升玉米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公主岭市的玉米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