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虽好,饮用有讲究:专家详解六大茶类饮用指南
茶饮虽好,饮用有讲究:专家详解六大茶类饮用指南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经》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近年来,科学研究不断证实,饮茶对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从降低死亡风险、患癌风险到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茶饮的健康功效令人瞩目。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享受到茶饮带来的健康红利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茶饮的健康功效
科学研究表明,饮茶对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于英慧指出,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能从认知能力、心脏代谢疾病和免疫功能等多方面改善健康。
降低痴呆症风险: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3杯茶可使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16%,尤其是中年男性。
保护心血管:女性每日饮用1至2杯绿茶,总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可降低23%。
抗氧化防癌:绿茶中的儿茶素和单宁酸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对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延缓衰老:红茶中的茶黄素类含量丰富,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
调节肠胃:黑茶和乌龙茶具有调节肠胃、促进消化的作用,适合消化不良的人群饮用。
美容养颜:白茶富含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和美容养颜的效果,特别适合女性饮用。
如何科学饮茶
虽然茶饮对健康有益,但饮用方法不当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科学饮茶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饮茶时间
营养师陈诗婷建议,一天中最佳的喝茶时间是早上9~11点。这是因为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具有兴奋作用,如果在下午3点后饮用,容易影响睡眠。此外,茶碱和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晚上饮用会增加夜尿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控制饮茶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足量饮水,少量多次,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推荐饮用白水或茶水。营养师陈诗婷还建议,一天喝茶不要超过6杯。对于对咖啡因敏感的人来说,更应控制饮用量。
注意饮茶温度
饮茶时,茶的温度不宜超过60℃,也不宜饮用10℃以下的冷茶。过热的茶会损伤口腔和胃肠道黏膜,而过冷的茶则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饮用温热的茶水。
避免空腹和饭后立即饮茶
空腹饮茶会刺激胃酸分泌,对胃部造成负担。饭后立即饮茶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消化不良。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再饮用茶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3岁以下儿童、孕产妇和缺铁性贫血者不宜饮用茶水,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 胃寒的人应少喝绿茶,可以选择性温的红茶或黑茶。
- 失眠患者应避免饮用含咖啡碱较高的乌龙茶。
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不同类型的茶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宜人群。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茶饮,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健康效益。
绿茶:适合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时间面对电脑的上班族饮用。但胃寒的人应少喝。
红茶:适合疲劳过度、精神不振的人群饮用。但不宜过量,以免引起失眠。
黑茶:适合中老年人以及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的人群饮用。但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不宜饮用。
白茶:适合女性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饮用。但体质虚弱的人应适量饮用。
黄茶: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饮用。但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喝。
乌龙茶:适合长时间劳累、精神不振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饮用。但失眠患者应适量饮用。
茶饮的健康功效不容置疑,但科学饮茶才能真正享受其带来的益处。选择合适的茶饮,注意饮用时间和量,避开禁忌人群,才能让茶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好伴侣。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品味这杯传承千年的健康饮品,享受它带来的长寿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