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政策助力男性生育健康
控烟政策助力男性生育健康
近期,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学院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烟草暴露使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不孕症、死胎和流产的风险分别增加72%、32%、46%、25%、38%、25%和26%,对出生人口质量和数量影响显著。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利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GATS)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调查了烟草使用和暴露与不孕风险及不良妊娠结果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在中国20至49岁已婚女性和其配偶中,主动吸烟导致超过970万例未出生人口,相当于2023年出生总数的1.08倍;二手烟暴露导致超过1085万例未出生人口,相当于2023年出生总数的1.21倍。烟草使用和暴露还导致了数百万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和妊娠糖尿病。
研究还发现,通过提高烟草税价和实施无烟政策等控烟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出生人口数量和质量。例如,如果我国卷烟价格增加20%,成人吸烟率将降低3.2%,进而可以增加约130万例新生儿,同时避免超过68万例妊娠糖尿病等不良妊娠结局。如果吸烟率降低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即“将15岁以上人群的吸烟率降低到20%”,可以增加251万例新生儿,并避免超过156万例妊娠糖尿病等不良妊娠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无烟草行动技术官员李可薇表示,大量科学证据显示孕期父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与胎儿发育不良、不良围产期结局以及高婴儿死亡率有关。此项研究的发现也与国际上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展现了烟草控制是提升健康出生人口数量、保障儿童健康的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人口与发展项目专家贾国平表示,“人口高质量发展、低生育率以及老龄化是联合国人口基金过去几年来一直关注的议题。李志徽教授团队从抽烟对出生人口数量和质量影响角度开展的研究工作,是个新的视角,需要更多研究以准确判定影响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杨凡表示,“李志徽教授团队从控烟角度出发对人口质量、健康和低生育率进行的跨学科关联研究,显示了不同领域学者对低生育率议题的关注。低生育率已经成为全球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由包括社会、经济、健康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去年,我们针对不育晚育问题进行的研究发现,有10.85%的被访者表示因身体健康因素导致不育、晚育。这明确表明健康是造成低生育率的因素之一。因此包括控烟在内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措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郑榕表示,“控烟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李志徽教授团队研究了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对中国人口质量和数量的影响,与国家战略人口问题直接关联,意义重大。如何把研究结论和中国的人口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政策变革,也是学界研究相关问题的意义所在。我相信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和包括人口学在内的专家共同论证,支持控烟政策进步,共同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承诺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根据《公约》指导原则,各缔约方宜使人人了解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造成的健康后果、成瘾性和致命威胁,并宜在适当的政府级别考虑有效的立法、实施、行政或其他措施,以保护所有人免于接触烟草烟雾。公约第Ⅲ部分减少烟草需求的措施中明确表示,以防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适当时,包括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控烟行动目标中也提出,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2023年,我国有44个城市新出台或修订了市级控烟相关法规。由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出品的中国各省市无烟立法进程的实时可视化地图显示,当前全面无烟立法保护人口数为2.24亿,占总人口的15.9%。
在地方层面,控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以山东省为例,截至目前,按照山东省政府2021年立法计划,省控烟条例已经纳入了三类立法计划(抓紧调查研究和起草的地方性法规),经有关方面研究,拟将控烟有关条款纳入《山东省爱国卫生条例》修订实现,以期达到健康中国行动的有关要求。《山东省爱国卫生条例》修订均纳入2022年和2023年山东省人大三类立法计划。在市级层面,自2013年青岛市制定出台了《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后,潍坊市和威海市也分别于2023年初出台了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济南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正在进行立法程序,已于2022年经济南市人大第一轮审议,第二轮审议还未开始。山东省的淄博、德州、滨州已把控烟纳入了市级人大二类立法计划,日照将其纳入了市级人大三类立法计划。
当前,山东保持了全省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机构三个100%全覆盖建设成果。2022年,山东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戒烟门诊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规范落实5项制度(简短干预戒烟制度、随诊问询制度、转诊制度、门诊登记制度和定期随访制度),并要求规范发放戒烟健康教育处方。目前山东全省已设置戒烟门诊694家。山东省15岁及以上人口吸烟率已经从2020年的22.65%降到2023年的21.39%。
控烟工作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建议,中国应实施更强有力的烟草控制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烟草税收和落实全面无烟政策,以保护母婴健康。同时,研究建议将控烟工作融入到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政策体系,降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与二手烟暴露,提高整体人口的健康水平。通过实施有效的烟草控制措施,中国不仅能够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和数量,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果,为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