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米薄煤层上实现智能化开采,七台河矿业扭亏为盈
0.86米薄煤层上实现智能化开采,七台河矿业扭亏为盈
“4月,新铁煤矿采掘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特向公司党委、公司报捷、报捷、报捷!”
这份来自七台河矿业公司新铁煤矿的报捷书,不仅宣告了一个喜讯,更凝聚着七台河矿业人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安全生产的智慧与汗水。
薄煤层上的安全高效
七台河矿业公司所在的矿区,煤层平均厚度仅0.86米,是全国煤层最薄、开采难度最大的矿区之一。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成为摆在七台河矿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科学管理:从“减法”到“加法”
今年以来,七台河矿业公司以释放安全高效经济产能为重点,持续推进煤炭主业增量提质。在新铁煤矿,采煤队组由年初的6组减少至3组,这一看似简单的“减法”背后,是科学管理的智慧。
通过优化生产布局,新铁煤矿不仅没有因为队组数量的减少而降低产量,反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4月份,新铁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02万吨,超计划0.52万吨;掘进进尺完成1800米,超计划50米;开拓进尺完成220米,超计划30米。
智能化升级:从“汗水”到“智慧”
在1115平方公里的七台河矿区的地下世界,数智引擎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在新兴煤矿102综采作业现场,距地面800米的井下,一名矿工手执橙色遥控器,指挥一只巨大的钢铁摇臂缓缓前行,滚筒所过之处,锃亮的煤块应声而落。这个工作面的单产从3.7万吨增加到7.6万吨,创出全矿综采工作面最好单产水平。
“煤矿智能化发展,是决定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核心工作。”七台河矿业公司认真研究应用符合生产实际的先进智能化装备,采取一矿一策,分类分步重点推进。对不具备条件、难以实现全过程全时态智能化的煤矿,分步实施,积极推进局部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实现减人提效,确保安全生产。
截至目前,新建煤矿、新兴煤矿已建成智能化煤矿,新立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累计建设了8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五大生产矿井智能化管控平台、数据中心、矿井万兆环网、智能地质保障、人员精准定位、矿井工业视频全部建成,机电辅助系统固定值守岗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六个100%”。
团结协作: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制胜”
“多出一吨煤,就能为企业增加效益;多出几万吨煤,就能为公司改革脱困作出更大贡献。”新立煤矿201采煤队队长姜旭春向矿工们发起的动员令,燃起了矿工的奋斗热情。全队月单产超过5万吨,以多出安全煤的攻坚行动,表达着与企业共渡难关的决心。
在七台河矿业公司,像姜旭春这样的带头人还有很多。他们带领着各自的团队,克服生产条件的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产纪录。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七台河矿业公司能够在逆境中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成效显著:从“亏损”到“扭亏为盈”
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和智能化升级措施,七台河矿业公司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还成功扭转了亏损局面。今年一季度,煤气厂完成阶段性扭亏任务;新立煤矿一季度产量超计划2141吨,实现利润3973万元,提前完成扭亏任务。
七台河矿业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煤矿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智能化升级和科学管理的双轮驱动下,七台河矿业公司正朝着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