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石刻遗珍,学术新篇:《石经研究》(第六辑)的深度探索与价值呈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石刻遗珍,学术新篇:《石经研究》(第六辑)的深度探索与价值呈现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8623578_121124744

《石经研究》作为房山石经博物馆与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编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年刊,自问世以来,便以其深邃的学术视角和丰富的研究内容,成为了探讨中国历代儒、释、道石经及房山石经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第六辑的出版,更是在继承前辑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学术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遗产中,石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信息,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艺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石经研究》作为房山石经博物馆与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编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年刊,自问世以来,便以其深邃的学术视角和丰富的研究内容,成为了探讨中国历代儒、释、道石经及房山石经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第六辑的出版,更是在继承前辑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学术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本辑的最大亮点之一,莫过于首次公开了西夏重要佛教典籍《藏汉合璧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的48页经叶图版。这一珍贵资料的公布,不仅填补了西夏佛教文献研究的一项空白,更为学界提供了研究西夏佛教文化、语言文字以及藏汉文化交流的新视角。罗炤先生所撰写的《影印出版后记》,详细阐述了该典籍的传译源流及其研究情况,为读者深入理解这部典籍的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这一发现,无疑是对西夏学研究的一次重要贡献,也是《石经研究》在推动学术进步方面所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

另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对《风峪华严石经》流散拓片的全面梳理与录文校注。作为《华严经》的一种珍贵版本,《风峪华严石经》的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石经的拓片流散海内外,且部分拓片存在成片殘損的情况,给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辑通过精心搜集与整理,首次将不见于晋祠博物馆且可补晋博拓片成片残损的4种流散拓片全部公之于世,并进行了详细的录文校注。这一工作不仅使《风峪华严石经》的现存经文得以完整呈现,更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对于推动《华严经》及佛教石刻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两项重大成果外,本辑还收录了多篇具有新发现的学术论文,为佛教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这些论文或从石刻艺术的角度探讨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或从文献学的角度剖析佛教典籍的流传与演变,或从历史学的角度揭示佛教与社会、政治的互动关系。每一篇论文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鲜活而深刻的学术观点。

在学术价值之外,本辑还注重艺术价值的呈现。书中收录的石刻图片,无论是线条的流畅、构图的精妙,还是雕刻的细腻、色彩的丰富,都充分展示了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这些图片不仅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享受,更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石刻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此外,本辑的编辑工作也值得一提。全书结构清晰,编排合理,既有深度学术论文的收录,又有珍贵资料的呈现,既满足了学术研究的需求,又兼顾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编者在选取论文和资料时,注重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得整本书籍在内容上既丰富又精炼,在形式上既美观又实用。

《石经研究》(第六辑)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石刻艺术研究的一次重要贡献,也是推动学术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它以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研究内容和精湛的编辑质量,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学术与艺术的双重盛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石经研究》将继续秉持其学术宗旨,为推动中国石刻艺术的研究与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能够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共同探索石刻艺术的奥秘,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