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食品标签里的秘密:教你识别隐藏的高糖陷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品标签里的秘密:教你识别隐藏的高糖陷阱

引用
搜狐
1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3915881_122001933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69548
3.
https://988.com.my/topic/health/240815-morning-up-food/
4.
http://www.sportsfounder.net/Article/san3/629.html
5.
http://www.news.cn/food/20240603/4128f068c25a4512a0490e3847a265b3/c.html
6.
https://www.dnurse.com/v2/today/detail/25295.html
7.
67515303000000000703af89
8.
6763ed73000000000b00f3ae
9.
6763a85a00000000140275ac
10.
675c2d8f0000000002035cb3
11.
67628ad5000000000b017a4b
12.
6762abff000000001300ce01
13.
675bb6d4000000000102a3f5
14.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1mlned29ddo/simp
15.
https://m.cqn.com.cn/qt/content/2024-04/01/content_9041770.htm
16.
http://www.tengzhou.gov.cn/zwgk/zwgkzt/ggqsygk/wsjkly/tzsdyrmyy_26260/kpjj_26266/202312/t20231213_1804463.html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口渴、多尿,体重也下降得很快,这是怎么回事?”30岁的张明(化名)一脸困惑地坐在诊室里。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你这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症状,而且血糖值已经很高了。从你的饮食习惯来看,长期饮用含糖饮料和食用高糖食品是主要原因。”

这个案例并非个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摄入了多少糖分。食品包装上的含糖量标识,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影响我们健康的秘密。

01

什么是隐藏糖分?

隐藏糖分是指食品和饮料中添加的糖分,包括蜂蜜、糖浆、果汁、酱料、零食等中的天然糖分。根据我国NHMS 2019数据显示,大马人平均每天食用12茶匙的糖。这些糖分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日常食用的加工食品中,不易被察觉。

02

如何解读含糖量标识?

要了解食品中的糖分含量,我们需要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

营养成分表

  1. 总糖量:这是营养成分表中最基本的信息之一。一般来说,如果食品的总糖量超过100克,就属于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对于零食和饮料等加工食品,过多的总糖量往往意味着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

  2. 单糖和双糖:单糖和双糖是构成糖分的基本单位。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而常见的双糖主要是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如果食品中的单糖和双糖比较多,那么含糖量就相对较高。

  3. 糖分与能量的比例:一般来说,糖分含量超过食品能量含量的20%时,就属于含糖量高的食品。这是因为糖分是一种空热量,过多的摄入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影响健康。

  4. 糖分来源:天然糖分常见于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品中,相对于加工食品来说,天然糖分不但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还能提供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相对而言,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往往含有更多的能量,而较少提供其他营养物质。辨别食品中糖分的来源也是判断其含糖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

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即食品中的各类成分(包括主料、调味剂、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体现,排名越靠前,则加入量越高。

常见的糖类名称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玉米糖浆、蜂蜜、麦芽提取物、糖蜜、糖浆等。如果这些成分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说明该食品的含糖量较高。

03

高糖食品的危害

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的糖分摄入量不超过50克,儿童则根据年龄和性别有所不同。但很多人可能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糖分会导致以下健康问题:

  1. 糖尿病:大量摄入高糖饮料会加重胰腺胰岛负担,当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时就会对胰岛造成损伤,甚至造成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等。

  2. 肥胖:短期大量摄入高糖食物,当达到人体合成糖原上限,机体会将多余的糖合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就造成了肥胖。而肥胖所引发的健康问题不胜枚举,如脂肪肝、高血压、关节疾病等。

  3. 心血管疾病: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每天摄取蔗糖从115克增加到260克,维持3周后,超半数受试者出现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俗称“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4. 其他健康问题:高糖饮食还会影响大脑功能,增加痴呆和中风的风险。经常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人,大脑老化更快、体积更小,记忆力更差,并且海马回更小,而海马回是大脑中巩固记忆的重要部分。

04

案例分析

让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的食品案例:

  1. 低脂酸奶:很多人认为低脂酸奶是健康食品,但事实上,很多低脂酸奶会通过添加糖分来提升口感,反而让热量和糖分增加。在选择时要看清楚成分表,避免被“低脂”标签误导。

  2. 无糖饮料:无糖饮料虽然使用了代糖,热量更低,但代糖会扰乱我们的肠道菌群,引发消化腺功能异常。长期饮用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甚至高于饮用含糖饮料的人群。

  3. 果汁:果汁看似天然健康,但其中的糖分却不容忽视。果汁在榨取过程中去除了果肉中的纤维,导致糖分迅速吸收,血糖升高得非常快。如果需要补充营养,建议选择完整的水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摄取纤维。

05

健康建议

  1. 适量食用:即使是健康食品,也要注意摄入量。例如坚果,虽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但热量非常高,需要控制分量。

  2. 选择天然食材:尽量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3.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在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确认食品的含糖量。

  4.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多吃蔬菜,少吃甜点;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等。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分摄入,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