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良药也是毒:认识中药材香加皮
既是良药也是毒:认识中药材香加皮
香加皮,别名北五加皮、羊奶藤等,为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杠柳的根皮。其形态特征为落叶藤本,长达2m,全体含有乳汁。茎灰绿色,有光泽,具突起皮孔。小枝常对生,黄褐色,有细条纹。叶对生,革质,有短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1~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夏秋开淡紫红色花,聚伞花序腋生,花萼5深裂,内面两侧有腺体,花冠5深裂,裂片长圆形,长约1cm,向外反卷,密生白色绒毛。副花冠5,条形;先端钩状,雄蕊5,花药顶端连接,背部被柔毛;子房上位,心皮2个。蓇葖果纺锤状圆柱形,长8~15cm,先端长渐尖,通常两个对生,微弯,顶端相连。种子多数,窄椭圆形,稍扁,黑色,顶端丛生白色长细毛。
香加皮生于沙质地或山坡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根皮呈卷筒状或糟状,少数呈不规则块片状,长3~12cm,直径0.7~2cm,厚2~5mm。外表面灰棕色至黄棕色,粗糙,有横向皮孔,栓皮常呈鳞片状剥落,露出灰白色部;内表面淡黄色至灰黄色,稍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整齐。有特异香气,味苦。以皮厚、色灰棕、香味浓厚、无杂质者为佳。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等省。
香加皮春、秋两季采挖根部,趁湿敲打,除去木心,皮晒干。茎和根皮含甾类成分:杠柳苷A~N、杠柳苷元等;强心苷类成分:杠柳毒苷、杠柳次苷等;阿尔廷型三萜成分:环桉烯醇 等;还含 α-香树脂醇乙酸酯、羽扇豆醇乙酸酯、东莨菪内酯等。其性味辛、苦,温。归肝、肾、心经。有毒。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下肢水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常用剂量为3~6g,外用熏洗。
需要注意的是,香加皮功用与南五加皮略似,但有毒,不可过量或久服,以免中毒。本品含有杠柳毒苷,其结构清楚,作用明确,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和消化系统症状。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