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峰教授:EOB-MRI助力肝胆疾病早期诊断
赵卫峰教授:EOB-MRI助力肝胆疾病早期诊断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取得了显著突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卫峰教授在“亚厘米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中指出,利用影像学检查,尤其是EOB-MRI(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在早期发现肝胆疾病,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亚厘米肝癌:早期发现的挑战
亚厘米肝癌通常指直径小于1cm的肝癌。由于体积小,亚厘米肝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难通过常规体检发现。然而,早期发现亚厘米肝癌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影像学方法如B超、CT和普通MRI在检测亚厘米肝癌时存在局限性,容易出现漏诊。
EOB-MRI:突破传统影像学局限
EOB-MRI是一种特殊的MRI技术,它结合了血管成像和肝细胞特异性成像的优势。通过注射钆塞酸二钠造影剂,EOB-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血管结构和肝细胞功能,对于检测小肝癌(尤其是亚厘米肝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赵卫峰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发现,与传统影像学方法相比,EOB-MRI在检测亚厘米肝癌时具有明显优势。研究数据显示,EOB-MRI的敏感性高达90%以上,而传统方法的敏感性通常在60%-80%之间。此外,EOB-MRI还能提供更详细的肿瘤特征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肝胆疾病早期筛查的现状与展望
目前,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的常规筛查方法包括B超和甲胎蛋白检测。然而,这些方法对于亚厘米肝癌的检测效果有限。赵卫峰教授的研究表明,对于高危人群,EOB-MRI是更优的筛查手段。
尽管EOB-MRI在早期诊断中的优势明显,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在常规筛查中的广泛应用。目前,EOB-MRI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以及疑似病例的确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未来EOB-MRI有望成为肝胆疾病筛查的主流方法。
结语:重视早期筛查,提高生存率
赵卫峰教授的研究成果为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影像学筛查至关重要。未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肝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