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长白山再现30年未见野生虎踪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9: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长白山再现30年未见野生虎踪迹

在中国东北边陲,长白山绵延起伏,翠绿的森林与清澈的河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是东北亚大陆的最高山系,也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欧亚大陆北半部物种基因库”。近年来,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们正在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精确到1毫米的游标卡尺和自动回传数据的环境监测仪,对长白山的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监测。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监测精度,还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贾翔是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他和另外7名同事所在的植物研究所主要负责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监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繁技术研究工作。清晨,穿越湿地,攀爬陡坡,贾翔和同事在保护区的植物固定监测样地开始一天的忙碌。“我们记录每一棵树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植物的分布和变化。”翻开记录本,上面是他多年来坚持每日监测的一串串数据。

在他看来,长白山不仅是一片森林,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承载着无数的生命形式。植物资源的监测并不是简单的统计工作,每一片叶子、每一簇花朵,都需要精确测量与记录。“这些数据将汇集成巨大的数据库,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测量生长环可以精确到1毫米的游标卡尺,每半小时就可以回传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数据的环境监测仪……驻山8年来,贾翔和同事们手中的工具不断迭代升级。科技手段在更新,但贾翔常告诫年幼的儿子:“面对生态,总要充满敬畏之心。”

54岁的赵路福是贾翔开展野外勘测的搭档。早年间,他曾是长白山林区的一名伐木工人。2015年4月,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长白山从以采伐木材资源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的绿色林业转型。随着当地“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观念不断深入,“失业”的赵路福转型成了研究院的外业科考人员。“这些林木如今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我的下半生。”他说。

从山林返回育苗基地,贾翔还有重要工作:仔细检查每一株朝鲜崖柏的育苗情况。朝鲜崖柏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树种。近年来,当地成功恢复7公顷朝鲜崖柏,育出6.8万株扦插苗,建立55公顷的保护小区。“7年前,研究团队为寻找这种植物走遍了长白山,仅发现6600多株。通过多年的植物普查研究及种群保护等手段,如今已有万余株。”贾翔说。

去年,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获批吉林省科技厅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今年6月,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成立。至此,长白山集齐“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世界地质公园”三张国际名片,贾翔和同事们多年来的保护研究成果被更多人知晓。

尽管如此,贾翔的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让生态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他说,但相信通过科学的研究和保护措施,长白山的生态系统一定能得到持续保护和发展。

在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生态保护理念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度假区在开发过程中,坚持“不砍一棵树”的建设原则,宁可用更多的成本让道路绕行而过,也要把长白山的树保护好。通过对原有宅基地等土地合理规划,结合度假区内林木分布情况,对建筑及道路进行优化调整,减少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度假区在设计之初,就在建筑规划、光伏发电、新能源交通、资源利用、无害处理等方面制定了系统的减碳规划。在建筑方面,采用了高效能设备和系统、建筑电气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措施,降低建筑运行碳排放。在施工工艺方面,全力推广绿色施工工艺,大量采用装配式建筑,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推进地热能、光伏能源应用,实现了100%绿色建筑,度假区内的所有酒店均取得了绿色饭店认证,荣获中国首个净零碳园区认证项目。在交通方面,采取道路节能照明、慢行交通、新能源交通等措施实现低碳出行。在水资源方面,通过节水设计和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在固废方面,采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减少废弃物处理的碳排放。

度假区地处长白山腹地,冬春寒冷,采暖是个大问题,也对生态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度假区通过与兄弟单位中绿电内蒙古公司展开合作,以及在园区国际会议中心、山地滑雪场、办公楼及宿舍楼等多区域广泛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实现装机容量74.8千瓦,年均可提供约8.8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7.5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67.8吨,真正实现绿电直供。

十年间,长白山脚下的两个小村庄变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全国优质康养休闲旅游胜地、院士科学家健康休养基地,并荣获了全国首批“健康小镇”铂金级荣誉。

当地村民满心欢喜地说:“从前荒芜的山坡变成了山地滑雪场、国际酒店群,全长637米的胜地桥取代了狭窄的进山路,曾经每逢雨雪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为出行节省了近一半时间”。度假区的建设运营为闭塞的山区生活注入了活力与希望。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度假区始终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并积极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立志做生态自然的守护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绿色生活的引领者。

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也是抚松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之一。未来,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将继续引领绿色文旅新潮流,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充分释放自然环境的衍生价值,打造绿色低碳旅游度假区,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奋力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做好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遗迹以及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拆除破坏长白山原始生态的景区设施、为中华秋沙鸭设置专门保护区域、推进生态环境状况等信息公开……蓬勃生长的植物种群、迁徙回归的飞禽走兽,是生态保护成效最好的见证者。据统计,如今在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已发现野生植物2639种、野生动物1586种。其中包括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紫貂、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值得一提的是,野生东北虎时隔30年再次出现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长白山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也证明了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吉林省采取的封山禁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措施,使得长白山森林内的动植物种类不断丰富,梅花鹿、狍子等有蹄类动物逐年增多,为野生虎豹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长白山地处中国东北,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不久前入选世界地质公园。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正以科技为支撑,以敬畏之心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