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小学:数字化教学让课堂焕发新活力
巴蜀小学:数字化教学让课堂焕发新活力
巴蜀小学创建于1933年,是国家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定点联系的四所小学之一,也是重庆市示范学校。近年来,巴蜀小学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前列,其自主研发的“学·教小助手”数字化教学平台,成功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教小助手”是一个集备课、教学、作业辅导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它以数据驱动教学,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建议。平台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智能备课:平台内置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快速生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互动任务,实时收集学生反馈,实现即时评估和调整教学策略。
个性化辅导: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智能推送适合其学习水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家校互动:家长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巴蜀小学的语文教师李老师表示:“‘学·教小助手’让我的备课效率提高了30%以上。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在巴蜀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学·教小助手”发布了一个互动任务: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绘制几何图形,并通过网络分享给全班同学。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我最喜欢用‘学·教小助手’做作业,因为它会根据我的学习情况推送适合我的题目,不会的题目还有详细的解析。”五年级的学生小明兴奋地说。
巴蜀小学的数字化教学实践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在第三届“集思·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论坛上,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党委书记马宏分享了学校的实践经验。她表示:“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巴蜀小学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全国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助力每一位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