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52: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高考物理滑块木板模型解析

滑块木板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力学模型,经常出现在高考物理试题中。这类问题通常涉及滑块与木板之间的相对运动、摩擦力、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详细解析滑块木板模型的解题方法,并提供几个变式练习,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经典物理模型。

01

基本概念与原理

滑块木板模型的核心在于分析滑块和木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当滑块冲上木板时,两者之间存在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会导致滑块减速、木板加速。最终,如果滑块没有滑离木板,两者将达到共同速度并一起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1.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2. 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能量(动能和摩擦产生的热能)保持不变。
02

问题解析

让我们分析背景资料中的问题:

一个质量为(M=20,\text{kg})的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8,\text{kg})的小滑块以速度(V=5.0,\text{m/s})从木板一端冲上木板,刚好不滑离木板。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u=0.2)(重力加速度(g)取(10,\text{m/s}^2))。我们需要求出薄木板的长度。

分析物理过程

  1. 受力分析

    • 滑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f=\mu mg=0.2 \times 8 \times 10 = 16,\text{N})。
    • 木板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16N,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相反)。
  2. 运动分析

    • 滑块减速,加速度(a_1=\frac{f}{m}=\frac{16}{8}=2,\text{m/s}^2)(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 木板加速,加速度(a_2=\frac{f}{M}=\frac{16}{20}=0.8,\text{m/s}^2)。
  3. 动量守恒

    • 初始总动量(P_0=mV=8 \times 5=40,\text{kg}\cdot\text{m/s})。
    • 最终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总动量(P_f=(m+M)v)。
    • 由动量守恒定律:(40=(8+20)v),解得(v=2,\text{m/s})。
  4. 能量守恒

    • 初始动能(E_{k0}=\frac{1}{2}mV^2=\frac{1}{2} \times 8 \times 5^2=100,\text{J})。
    • 最终动能(E_{kf}=\frac{1}{2}(m+M)v^2=\frac{1}{2} \times 28 \times 2^2=56,\text{J})。
    • 摩擦产生的热能(Q=E_{k0}-E_{kf}=44,\text{J})。
  5. 求木板长度

    • 摩擦产生的热能(Q=fL),其中(L)是滑块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距离,即木板的长度。
    • 代入数据:(44=16L),解得(L=2.75,\text{m})。
03

变式练习

  1. 练习1:如果木板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且动摩擦因数为0.1,其他条件不变,求木板的最小长度。

  2. 练习2:如果滑块以(6.0,\text{m/s})的速度冲上木板,其他条件不变,求滑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

  3. 练习3:如果木板质量变为(10,\text{kg}),其他条件不变,求滑块刚好不滑离木板时的初速度。

04

解题技巧总结

  1. 受力分析:明确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特别是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2. 运动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分析速度变化。
  3. 动量守恒: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考虑动能和摩擦产生的热能,注意能量的转化。
  5. 相对运动:关注滑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这是求解木板长度的关键。

通过以上分析和练习,相信读者对滑块木板模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类问题虽然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基本原理和解题步骤,就能轻松应对。无论是备战高考还是对物理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个经典模型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