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荠菜正当时:营养丰富但六类人群需谨慎
春日荠菜正当时:营养丰富但六类人群需谨慎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暖花开之际,正是荠菜生长旺盛之时。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菜,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荠菜,了解其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荠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荠菜,又名“报春菜”,是春季最早出现的野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以及钙、铁等多种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抗氧化,维护皮肤健康。同时,荠菜中的钙质有助于骨骼发育,铁元素则有助于补血和预防贫血。此外,荠菜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消化系统的保健十分有益。
在中医理论中,荠菜被视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它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尿路感染等病症。同时,荠菜还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因其含有的硝酸盐可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血管扩张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孕妇食用荠菜,还可起到保胎安胎的作用。
六类人群需谨慎食用
虽然荠菜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六类人群应避免或减少食用:
婴幼儿:荠菜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食用后不易被消化吸收,而婴幼儿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食用后很可能会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荠菜。
过敏人群:有人花粉过敏,有人海鲜过敏,荠菜属于发物,也有人对荠菜过敏,有人闻到荠菜的味道会打喷嚏,也有人进食荠菜后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这样的人群也不适合吃荠菜。
体虚腹泻者:荠菜属于寒性食物,又富含膳食纤维,食用后具有寒凉的作用,可以清热降火,润肠通便,如果您是体虚人群,经常出现腹泻的,那么食用荠菜后,会加重腹泻症状,所以,这样的人群最好也不要吃荠菜。
肝肾功能不全者:荠菜中富含荠菜醋酸和荠菜碱等物质,如果是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摄入后,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从而加重病症,因此肝肾功能方面有问题的人,最好也要避免食用荠菜。
月经期妇女及孕妇:荠菜是寒性食物,生理期女性身体虚弱,肠胃功能较弱,饮食上要少吃生冷寒凉食物,避免经期不适。研究表明,荠菜中含有麦角成分,食用后可能会引起痛经。而孕妇更要注意,根据现代研究显示,荠菜所含的提取物中,有催产素的作用,所以为了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孕妇尽量避免食用荠菜。
胃肠功能紊乱者:荠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通常不易被人体所消化及吸收,可在胃内刺激胃酸分泌,若大量进食荠菜,可对肠胃部位造成刺激,引起腹痛、恶心等情况;所以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应注意避免进食荠菜,以免加重腹痛、恶心等症状。
食用注意事项
焯水去草酸:荠菜含有一定量的草酸,直接食用会影响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建议烹饪前焯水。具体方法是:先择菜、清洗,然后整颗菜沸水下锅,水量要充足,焯烫时间不宜过久(鲜荠菜1分钟之内即可)。焯水过后,立即放进冷水中降温、沥干。
不要野外采摘:城市道路边、绿化带等地方的野菜,很容易受到来往车辆排放尾气的影响,吸收重金属,有些果园、菜园,喷了农药,都对人体健康不利。同时,也很有可能错挖成其他不能食用甚至可能有毒有害的野生植物。
适量食用:虽然荠菜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建议每次食用量适中,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
储存方法:焯烫后可将荠菜团成一团,挤出水分后直接冷冻起来,以延长保质期(通常建议3个月内吃完)。
搭配建议:荠菜适合与口蘑、春笋、猪肉等食材搭配,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例如,荠菜炒三鲜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
安全食用建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荠菜是一种健康美味的食材。但食用前请务必确认自己不属于上述禁忌人群。在享受荠菜的美味时,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同时,建议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荠菜,以确保食品安全。
荠菜虽好,但食用需谨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正确的食用方法,才能真正享受到荠菜带来的健康益处。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