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楚县探索“心理疏导+人民调解”:今年已化解矛盾超百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3: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楚县探索“心理疏导+人民调解”:今年已化解矛盾超百件

巴楚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这里不仅有金色胡杨、大漠风光等自然美景,更有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巴楚县积极探索“心理疏导+人民调解”新模式,为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新路径。

01

创新模式:心理疏导与人民调解的深度融合

巴楚县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特点,创新性地将心理疏导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心结、治心病”工作法。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当事人释放情绪、认知自我,从而更有效地化解矛盾。

专业设施与团队建设

巴楚县在基层乡村(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情绪管理功能室、心理测试模型、解压玩具等设施。同时,组建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干部、网格员等组成的联合心理疏导服务小组,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普法宣传等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纠纷。

创新工作机制

巴楚县推行宣传筛查、摸排走访、分级研判、疏导干预、回访复查等心理疏导闭环工作机制。目前,全县已建立1个镇级心理疏导室、20个村级心理疏导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20名,培养本土心理疏导员24名。据统计,2023年以来,巴楚县通过这一模式收集化解矛盾纠纷187条,其中通过心理疏导化解108条,占化解总量的57.8%。

02

案例解析:从“心”出发化解矛盾

婚姻家庭矛盾:理解与沟通是关键

阿某和布某是一对结婚近20年的夫妻,因生活琐事、经济压力及孩子教育等问题频繁争吵,甚至提出离婚。在巴楚镇银泰路社区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肉孜完姑·亚逊引导他们进行情绪认知练习,并通过心理测试模型帮助他们理解彼此的性格差异。最终,夫妻双方互相理解,调解也水到渠成。

青少年心理问题:专业引导助其走出困境

小麦是一名高中生,因父亲去世、母亲入狱,与姑姑共同生活。面对家庭变故和学业压力,她变得自卑、消沉,甚至选择自残。社区网格员发现后,心理咨询师肉孜完姑多次进行心理疏导,并联系社区争取经济援助。经过努力,小麦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跨代家庭矛盾:换位思考促和谐

努某和丈夫阿某因家庭责任分配不均产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社区心理咨询师阿尔孜古丽·阿卜杜热西提通过背靠背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到各自的问题。经过耐心调解,夫妻双方表示今后会互相理解沟通,家庭氛围也逐渐好转。

03

心理疏导:调解工作中的“润滑剂”

心理疏导在人民调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情绪诊疗、伦理感化、心理暗示等方法,帮助当事人释放负面情绪,重建理性思考。这种“治本”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表面的矛盾,更从根本上预防了纠纷的再次发生。

巴楚县的成功实践表明,将心理疏导与人民调解相结合,不仅提升了调解工作的成功率,还增强了当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创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