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让阅读成为家庭日常
亲子共读:让阅读成为家庭日常
夜幕降临,一盏温暖的台灯下,妈妈和小明依偎在一起,翻开一本精美的绘本。妈妈用温柔的声音讲述着书中的故事,小明则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或提问。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成为他们生活中最温馨的时刻。
亲子共读,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习惯的培养。它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也能让父母与孩子的心靠得更近。
亲子共读的心理学价值
研究表明,亲子共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绘本,作为亲子共读的主要读物,其语言往往比日常对话更丰富,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更重要的是,绘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表达,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理解和同理心。
例如,研究发现,0-5岁儿童绘本中的单词比日常对话中的单词具有更高的情绪唤醒度。这些语言形式有助于儿童构建和传达对心理世界的理解。此外,亲子共读还能通过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来促进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
尽管亲子共读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庭仍面临不少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对儿童注意力的争夺日益激烈,如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成为一大难题。此外,选择合适的读物也是一大挑战。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童书,许多家长感到无所适从。
如何做好亲子共读
尊重孩子的选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家长应该尊重并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正如苏珊·罗森韦格所说:“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孩子才会真正爱上阅读。
坚持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家长应该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哪怕只有15分钟。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的生活中。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首先家长自己就要成为一个爱读书的榜样。在家里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角,放上柔软的垫子、温暖的灯光和丰富的书籍,让孩子随时都能沉浸在一个书香氛围中。
互动与表演
阅读不应是单向的输出,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家长在朗读时可以适当夸张些,用不同的声音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配合一些动作。当孩子被故事吸引时,不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或者对故事进行想象和延伸。
避免功利化
阅读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享受乐趣。因此,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不停地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故事,慢慢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专家建议
著名绘本推广专家吴敏兰指出,亲子共读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多元化。她强调,家庭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应在餐厅、卧室、客厅等处摆放书籍,精心打造家庭阅读角。吴敏兰说:“充足的绘本、温暖的地毯、可依靠的软垫、良好的光线、亲子共读的椅子等都是打造优质阅读角的关键元素。”
亲子共读,是一场爱的修行。它需要时间、耐心和智慧,但收获的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吧。因为,没有什么比陪孩子一起成长更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