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助眠:科学实证的睡眠改善方案
运动助眠:科学实证的睡眠改善方案
“睡个好觉”是现代人越来越奢侈的愿望。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75小时,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但好消息是,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已被科学证实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运动如何改善睡眠?
2024年发表在《BMJ Ope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约4400名39至67岁欧洲参与者的睡眠问卷。结果显示,连续十年每周至少运动两次(总计至少一小时)的人,比活动量较少的人更不容易报告睡眠困难。
运动改善睡眠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生理调节:运动能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水平,这两种物质对调节睡眠周期至关重要。同时,运动产生的内啡肽能有效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身心放松。
深度睡眠提升:研究发现,当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的60%以上时,对深层慢波睡眠有显著影响。剧烈运动不仅会延长总睡眠时间,还能增加深度睡眠时间,缩短快速动眼期时间。
有氧运动vs力量训练:谁更胜一筹?
虽然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能改善睡眠,但最新研究显示,力量训练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优。
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力量训练可以平均增加40分钟的睡眠时间,而有氧运动和联合运动只能增加23分钟和17分钟。此外,力量训练组的睡眠效率和入睡时间也有所改善。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氧运动效果不佳。事实上,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和跳绳等,因其便捷性和低门槛,更适合日常坚持。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能显著提升睡眠质量。
如何通过运动改善睡眠?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和跳绳等,能快速增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水平。力量训练如哑铃、俯卧撑等,对改善睡眠效率和缩短入睡时间效果更佳。
掌握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应根据个人生活作息调整。习惯早起的人适合在中午运动,正常作息者可以在下午4-6点运动,夜猫族则可以在晚上7-8点运动。但需注意,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专家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也可以结合有氧和无氧运动,制定一个为期四周的运动计划,每周两次核心训练和两次瑜伽课程,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循序渐进:即使每天简单的活动也能提高睡眠质量。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让身体逐步适应。
注意事项
- 适度运动:过度运动会导致身体疲惫,反而不利于睡眠。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
- 做好准备活动:秋季温度低,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关节韧带拉伤。
- 运动后调适:运动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可适当补充水分,但避免大量饮水。
运动与睡眠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规律运动,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记住,改善睡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才能收获最佳效果。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运动点亮高质量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