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同款养生法,中老年人都在练!
乾隆同款养生法,中老年人都在练!
在中国历史上,乾隆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成就和长寿的人生而著称,他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乾隆的长寿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他独特而全面的养生之道。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的“十常”养生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位盛世帝王的养生秘诀,看看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如何帮助中老年人延年益寿。
“十常”养生法:简单易行的长寿秘诀
乾隆皇帝总结的“十常”养生法,包括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这些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科学依据充分,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日常练习。
齿常叩——牙好,身体就好
每日叩齿是坚牙固齿的好方法。具体操作是:口唇轻闭,有节奏地叩击上、下齿,先叩两侧大牙36次,再叩门牙36次,每日2~4遍。力度适当,略闻声响即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牙齿松动和脱落,保持口腔健康。
津常咽——“活”字即是千口水
唾液是人体重要的消化液,富含多种酶和营养物质。乾隆皇帝提倡“津常咽”,即经常吞咽唾液。具体方法是:舌尖轻抵上腭,保持“儿”音,舌根下会涌出唾液;或者口腔闭合做吮吸状,口腔内也会有唾液涌出,涌出的唾液要缓缓地分若干口咽下。唾液还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态,如果津液很快产生,较稠,略甜,则说明身体健康;如果津液很难产生,略带苦味,则说明体内津液不足,或者有火。
耳常弹——健耳养肾又养心
中医认为,耳朵与人体的多个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乾隆皇帝提倡“耳常弹”,即经常弹、搓耳朵。具体方法是:双手搓热,以大鱼际由后向前发力,有节奏地轻弹耳郭。这种方法可以随时操作,次数不限。此外,还可以通过搓摩耳朵和鸣天鼓的方法来增强效果。搓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之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双手拇指及食指弯曲后,由上至下搓耳,至耳朵红热为宜。搓耳时可冥想自己正在进行全身按摩,不知不觉中身体就会有温热的感觉。鸣天鼓的方法是:双手掩耳,以食指压在中指上,用食指滑弹后脑部,每次滑弹36下。这种方法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并防治头晕耳鸣。鸣天鼓时,声音洪亮说明肾气充足,反之则表明肾气虚弱。
鼻常揉——照顾肠道、呼吸道
鼻子两侧是大肠经的止点和胃经的起点,刺激鼻旁对消化道也有益处。具体方法是:用双手食指指腹沿鼻翼由上至下揉搓至迎香穴,在迎香穴点揉3~5下,用力适中,以鼻翼发热为宜。也可以用食指指腹上下往复轻轻推搓,以发热为宜。此外,鼻塞严重、难受时,可以用食指指甲爪切鼻尖10~30秒,鼻塞可立即缓解,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彻底解决还需要请中医师辨证诊治为宜。
睛常转——转眼缓解视疲劳
现代人长时间面对电脑和手机,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红肿等视疲劳现象。乾隆皇帝提倡“睛常转”,即经常转动眼球。具体方法是:正视前方,头正直,目微闭,按圆形轨道转眼球,速度要极慢,右、下、左、上,转眼球的要领在于只动眼,不动头。顺时针转完25次后,再逆时针左、下、右、上旋转25次。转完之后,如果感到后颈发酸,可以按摩颈部的肌肉并点揉“风池穴”,酸痛感即会消失,而这时你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轻松。每天可以转2~3次,坚持就会有效。此外,还可以通过热敷眼睛的方法来缓解视疲劳。具体方法是:迅速将双手搓热,越热越好,眼睛微闭,以掌根部位敷在眼部,当手掌热度消耗殆尽后取下,再重复做下一次。每组做8次,每天可做2~3组,以晨起、睡前操作最佳。
面常搓——动手留住姣好容颜
勤搓面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皮下细胞的新陈代谢。具体方法是:双手反复快速搓热,置于鼻子两侧,由下至上轻轻抚触至额头,再向下抚触脸颊,手掌热度下降后,再搓热并重复上述动作。搓面的力度要轻柔,以面部微发热、红润为度。颜面是脏腑的镜子,颧骨、额头、两颊、上唇是足阳明胃经的领地,鼻子两侧、下唇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领地。阳明经差不多覆盖了我们整个脸,胃肠功能不好,脸色就会不好看。头部的侧面,包括耳朵、耳前区域是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的领地,多数人40多岁鬓角出现白发,这就告诉你少阳之气开始虚弱了。
足常摩——人老先老脚
按照足部全息反射理论,足底分布有五脏、六腑等重要脏器的反射区,通过对足底反射区的探查刺激,可以了解、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具体方法包括擦“涌泉穴”和捏揉跟腱。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每日泡脚后,以手掌外侧的小鱼际往复轻擦“涌泉穴”,每侧5分钟,以产生温热感为宜。捏揉跟腱的方法是:跟腱两侧循行着肾经和膀胱经,此二经在跟腱部位有几个堵塞点,每日泡脚后,可由下至上捏至腿肚跟腱隐没处,捏揉时间为每侧5分钟,手法与清除心经“蝴蝶袖”类似,用拇、食指点住一处,捻揉3下,再依次向上。初次捏揉要有心理准备,跟腱在下面(大钟穴、昆仑穴)的起点处会很痛,上面较酸,坚持数日,酸痛感可消失,跟腱会变软而有弹性。
腹常旋——以通为补
腹部包含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众多器官包含在其中。保持腹部的气血运行正常,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具体方法包括摩腹和推腹。摩腹的方法是:单掌绕脐摩腹,上至心窝,下到耻骨,力量越轻越好,掌与肌肤似触非触的效果最佳,缓慢旋转,顺、逆时针各摩36 圈(平补平泻)。正常情况下,旋摩一会儿,腹部会微微有汗。初次摩腹后,可能会有腹泻的情况,此为肠道垃圾排出的正常现象。推腹的方法是:双手重叠,以大鱼际微用力沿任脉(正中线)、胃经(正中线旁开3指宽)、脾经(正中线旁开6指宽)5条线,由上至下轻推,每条线推5遍。初次推腹时,推的过程中如出现疼痛、包块,说明有瘀滞,在疼痛、包块处用食、中指点按,每日坚持疏理,慢慢地便可疏通。
肢常伸——养筋骨,调元气
上肢平举拉伸可舒缓肩背肌肉的紧张,促进上肢的经络疏通。具体方法是:取正坐位或站立,双臂平举与肩平,再将平举的双手立起来,坚持5 秒,放下手臂,重复5次。下肢伸展运动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具体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脚尖向上,坚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全身伸展运动可以增强全身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具体方法是:站立,双脚并拢,双臂向上伸展,掌心相对,抬头向上看,坚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5次。
肛常提——固肾强身
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预防痔疮和脱肛。具体方法是:全身放松,吸气时提收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重复5次。提肛运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日常练习。
科学解读:为什么这些方法有效?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乾隆皇帝的“十常”养生法确实具有科学依据。例如,叩齿可以刺激牙周膜和牙槽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齿的稳固性;吞咽唾液可以补充口腔内的消化酶,促进消化;弹耳可以刺激耳部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听力;揉鼻可以刺激鼻黏膜,增强免疫力;转眼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搓面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摩足可以刺激足底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摩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伸肢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提肛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预防痔疮和脱肛。
如何将这些方法融入日常生活?
中老年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练习这些养生方法。例如,可以在早晨起床后进行叩齿和咽津;在看电视或休息时进行弹耳和揉鼻;在工作间隙进行转眼和搓面;在泡脚时进行摩足和捏揉跟腱;在饭后进行摩腹和推腹;在闲暇时进行伸肢和提肛。这些方法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备,也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乾隆皇帝的综合养生之道
除了“十常”养生法,乾隆皇帝还注重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等综合因素。在饮食方面,他讲究营养均衡,注重食疗,每天的膳桌上都有不少豆制食品,还喜欢吃各种山珍野味,如松蘑、笋尖、石耳等,这些食物富含天然营养素,有助于增强体质。他还钟爱八珍糕,其养生效果显著。在锻炼方面,他自幼喜爱骑射,坚持每天做深呼吸运动、体操和太极拳等锻炼。在心理调节方面,他兴趣广泛,热爱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还热衷于听戏、看杂技、观灯等活动。在居住环境方面,他每年都会在承德避暑山庄度过五月至九月的时间,那里的气候宜人,树木蓊郁,有助于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并非单一的运动或睡眠,而是涵盖了饮食调养、勤于锻炼、心理调节以及独特的养生秘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养生法。这些养生之道不仅适用于古代帝王,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学习和借鉴乾隆的养生之道,我们可以更好地保养身体,享受健康长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