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年完成200幅,美术老师用速写记录瑞安变迁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4: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年完成200幅,美术老师用速写记录瑞安变迁

在浙江瑞安的老街巷弄里,一位美术老师用画笔记录着城市的变迁。他就是潘振洲,一位用速写定格古城记忆的艺术家。


潘振洲用纸笔记录古城风貌(瑞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性之笔,定格瑞安风物

10月29日,潘振洲来到隆山塔下,参加瑞安市文化馆公益绘画班的户外写生活动。他找好角度,拿出画笔,在抬头观察和低头描绘的不断交替中,一幅隆山塔速写就完成了。

潘振洲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从事过设计类相关工作,也在国企单位上过班,后来回到家乡瑞安做起了美术教培。“我开始城市速写其实有点偶然。”潘振洲说,当年在网上冲浪,经常看到一些城市有城市速写组织,他们会定期聚会,一起去写生。“我觉得这种活动很有意义,就想在瑞安是不是也能进行。”

2019年,潘振洲开始摸索学习城市速写,玉海楼、隆山塔、青春公园等景点,还有街边的咖啡馆、商场等等,都成了他笔下的素材。而在这些景物中,潘振洲对瑞安古城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情。

这些画作风格各异,随性而灵动,利济医学堂、万松山茶亭、隆山塔……独属于瑞安的城市记忆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被记录了下来。


潘振洲笔下的“利济医学堂”(瑞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情怀之笔,记录老城变迁

2024年瑞安初雪落下,给这座城市笼罩上一层静谧的白色外衣。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潘振洲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瑞安难遇的雪景映衬着玉海楼,让这座古老的建筑焕发出平日里少见的风姿。于是,他背起背包,迎着寒风来到玉海楼前。雪花簌簌落下,覆盖在飞檐雕梁之间,令整个建筑多了一份素雅与静穆。寒风之中,潘振洲用画笔记录下这美好瞬间,也记录下了冬日瑞安的独特诗意。


潘振洲绘制的“玉海楼雪景”(瑞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还有一次,潘振洲听闻瑞安百好乳品厂即将拆迁,心中顿感怅然。这座老厂见证了一代瑞安人的生活,陪伴了无数人成长。他当即收拾好画具,连忙赶到厂区。厂房斑驳的墙面依然泛着当年的光泽,老旧的设备安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潘振洲找了一个最佳视角,凝神执笔,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厂房的轮廓,将它的每一个细节小心翼翼地刻画在画纸上。那一刻,他不只是在画一栋建筑,而是在挽留一段城市的集体回忆。


潘振洲笔下的“百好乳品厂”(瑞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从小是在老城区长大的,对这些老房子、小巷子都特别有感情。我觉得绘画一方面是记录生活,一方面是感情的一种自我表达。所以记录下这些熟悉的事物的变迁,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潘振洲说,随着自己长大,城市的景观也在不停地变化,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下这些变化,是对瑞安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推广。

镜头与笔触,共现城市之美

在聊到自己的绘画理念时,潘振洲提到照片和绘画的区别:“有的人画画时可能会追求‘画得像’,觉得越像越好。但我认为画画一定要有手绘的性质,要有生动的表现。比如线条,其实你不一定要画得很直,加一点弯曲、一点抖动,都是自己感情和理解的表达。”


潘振洲笔下的“万松山茶亭”(瑞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潘振洲还运营着一个视频号,用视频记录下了他寻找那些独特的风景建筑,并画下它们的过程。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也分享了他对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的深厚情感。通过他的画笔和镜头,观众仿佛也能跟随他的脚步,感受每一座建筑的风韵和那些沉淀在墙砖中的岁月故事。

据粗略统计,潘振洲目前的手绘作品超过200幅。“未来,我计划去记录那些经过修缮的故居,还有在不同的季节去描画同一个场景,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主题。”潘振洲说。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