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红薯产业:从百年传承到电商年销3.56亿
东安县红薯产业:从百年传承到电商年销3.56亿
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大盛镇铁塘村,村民黄国辉正精心挑选优质红薯。清洗、碾磨、沉淀、搅拌……经过十几道传统工序,他提取出红薯淀粉。作为大盛红薯粉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黄国辉熟练地将红薯淀粉加水调和成糊,倒入漏勺,面糊如丝般垂落进开水锅中,粉条在锅内翻滚、成型。他制作的红薯粉条色泽黄亮,久煮不烂,吃起来筋道可口。
红薯种植在铁塘村已有100多年历史,如今,这个传统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铁塘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粉条,本地商人、村民将生产的淀粉、粉条、粉皮运至外地贩卖,“三粉”产业成为当地人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铁塘村拥有红薯粉加工作坊80余家,每年生产红薯粉10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群众种植红薯面积1000余亩。
在水岭乡枧田村,陈杰的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带动群众种植红薯,开发了红薯干、红薯粉条等多种产品。陈杰不仅引进了红薯淀粉、红薯粉条加工设备,还组建了专业电商直播团队,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销售网络,将深山红薯粉卖到了全国。
近年来,东安县积极探索数商兴农、数商兴产、数商兴业的新模式,传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实现了转型发展。东安县还培育了100余家电商企业,带动3000余人就业,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据统计,2023年东安县实现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3.56亿元,直接解决或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东安县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杨卓齐表示,该县还统筹现有资源,引导邮快企业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密切协作,开展“邮快合作”“快商合作”,畅通快递物流网络,全县309个建制村实现快递进村,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100%。2023年,该县仅邮政快递累计送至村级站点超63万件,电商“快车”助传统产业“跑”出转型发展路。
东安红薯产业的成功,离不开传统技艺的传承,更得益于现代营销模式的创新。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化生产线,东安红薯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东安红薯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