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养生防流感,试试这些小窍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8: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养生防流感,试试这些小窍门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空气不断侵袭,流感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也逐渐来临。在这样的季节里,尤其需要注意养生,关注身体健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感不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与自然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的现象。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象征着气候的急剧变化。这一时期,人体的阳气逐渐收缩,阴气渐显,更需要通过饮食和药物的调理来增强体质。中医理论强调“防未病”,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因此,冬季的养生尤为重要,特别是融入中药的疗法,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01

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暖、规律生活、合理饮食等。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暖:冬季寒冷,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颈部、背部和脚部。可穿保暖性好的衣服和鞋子,适时佩戴帽子和围巾。

  2. 规律生活:冬季天寒日短,易产生倦懒思眠久卧的状态,导致精神不振、倦怠乏力,不利于调畅气机,所以要做到顺势起居,以培固正气。宜早睡晚起,适当增加睡眠,这样可以让机体得以充分休养生息,有利于消除疲劳,增强抗病能力,抵御毒邪入侵人体。

  3. 合理饮食:饮食清淡、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此时脾胃机能旺盛,是营养物质积蓄的最佳时机,正合冬藏之意。隆冬时节,可食用温热之物以抵御外界寒邪,选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滋阴潜阳,如猪脊排骨汤、全鸡山菌汤、全鱼豆腐汤等,但不要过分油腻。素体阳虚畏寒者可用葱姜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4.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调节气机,使阳气得以升发,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经络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从西医角度看,长期坚持锻炼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要因人而异,体质差者或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5. 保持良好心态: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正如《丹溪心法》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冬季一些人易产生凄凉、垂暮之感,出现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易致情志失调。这时必须重视精神调养,可通过以下方法及时调整精神状态,保持精神愉快和自我心理平衡,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02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可听一些轻柔和缓的古典音乐或轻音乐,使心情舒畅,播放时间以不影响正常休息为宜。推荐音乐如《秋湖月夜》《鸟投林》《阳春白雪》《阳关三叠》《塞上曲》等。

03

饮食调理

冬季养生的饮食原则包括多吃温热食物、保持室内湿度、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等。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吃温热食物:如羊肉汤、桂圆红枣粥等,可暖身驱寒,增强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让身体内部保持温暖环境。

  2. 保持室内湿度: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这时应注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盆清水,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3.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调节气机,使阳气得以升发,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经络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从西医角度看,长期坚持锻炼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要因人而异,体质差者或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4. 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5. 养生汤和茶饮:推荐几款适合冬天饮用的养生汤和茶饮,如山药莲子排骨汤、莲藕猪骨汤、枸杞红枣鸡汤、当归羊肉汤、萝卜羊肉汤、黄芪羊肉汤、红枣枸杞茶、玫瑰普洱茶、红糖姜茶、蜂蜜柚子茶等。

04

传统疗法

艾灸、刮痧等传统疗法具有独特的预防流感效果。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艾灸疗法:关元穴:关元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足三里: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化湿,生发胃气,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帮助。其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胃肠病证,虚劳诸证,保健要穴。

  2.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可有效缓解流感期间的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如遇头痛症状,可选用头部刮痧或用按摩梳梳理头部,每次5-10分钟,以头皮发热,痛点缓解为度。如发热,可以加大椎、大杼刮痧。刮痧时按照由上往下的方向,每次5-10分钟,以出痧为度。

  3. 沐足疗法:在时行感冒初期阶段,如感恶寒、头痛、鼻塞或稍觉发热时,即可选用沐足法,此方法可通阳解表,缓解不适症状。取艾叶、生姜 ,煮开10分钟,使水温降到(40-43℃)左右,沐足浸泡15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然后盖好衣被静卧休息。注意事项: 水温并非越热越好,请不要超过45℃,防烫伤。饥饿时、饱腹时均不宜沐足,药液应没过脚踝以上,沐足后可饮用适量温开水。

  4. 防感香囊:中药香囊源于中医的“衣冠疗法”,香囊内药物的挥发性气味,可芳香化浊、避秽解毒,使人气血流畅、脏腑安和,增强机体免疫力,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取菖蒲、苍术、藿香、艾叶、白芷各等份,碾碎后装入布袋中制成香囊,可随身佩带、放置在居室内或悬挂于车中。

05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方法。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湿度: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常会使人的皮肤和口角干裂,口干咽燥。这时应注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上放盆清水,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2.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调节气机,使阳气得以升发,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经络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从西医角度看,长期坚持锻炼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要因人而异,体质差者或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3. 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4. 合理膳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身体强壮,抗病能力强,毒邪就不能侵犯人体。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此时脾胃机能旺盛,是营养物质积蓄的最佳时机,正合冬藏之意。隆冬时节,可食用温热之物以抵御外界寒邪,选用血肉有情之品以滋阴潜阳,如猪脊排骨汤、全鸡山菌汤、全鱼豆腐汤等,但不要过分油腻。素体阳虚畏寒者可用葱姜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5. 自我保健:可选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等穴位进行自我按摩,每穴点按3~5分钟,以调畅气机,提高机体免疫力。

  6. 艾灸穴位:使用艾条悬灸足三里、合谷,或隔姜灸神阙穴(在腹部,脐中央),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连续57天,可起到温经散寒、温通气血、祛风通络、补气助阳、温益脾肾、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在艾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火灾与灼伤。

  7. 浴足温通:睡前用生姜、花椒、葱白各30g煎汤泡足,可以温经通阳、活血养血、培固正气,提高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

06

特殊人群防护

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护。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

  2.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取暖器时注意室内加湿,仍需保持空气流通。也可选用中药香薰法改善居室环境,艾条按每100平方米1条、或苍术饮片约15-30克的分量,在室内燃烧、烟熏。注意熏蒸期间人不要逗留在室内,熏蒸完毕后彻底通风再进入房间。

  3.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宜安静平和,上床后少做与睡眠无关的事。

  4. 发热时要及时补充水分:或把大米炒黄后放置一天后,加沸水冲泡代茶饮。少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

  5.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6. 保持每日适当活动:在居室中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发热缓解,体温正常后,可每日增加晒太阳,特别是晒背,推荐30分钟/天,以利于人体正气的恢复。

  7.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议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患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以上中医养生方法、音乐疗法、饮食调理、传统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冬季流感,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健康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